隨著基于凝膠的柔性電子學、生物醫學器件、傷口敷料、藥物輸送和水凝膠離子電子學的發展,凝膠和凝膠,凝膠和彈性體、無機物等界面的粘合尤為重要。除此在外,在其他應用場景中,部分凝膠在發揮作用以后需要在不損傷被粘附表面的情況下剝離。如何實現粘合劑的高強粘附與溫和剝離這個看似矛盾的問題,一直是研究的熱點。
哈佛大學鎖志剛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采用了一種“拓撲粘合”的技術。選用兩片共價聚合物網絡凝膠,選取的凝膠和凝膠之間沒有強相互作用力,保證凝膠自身的粘附較弱,這里采用的聚丙烯酰胺凝膠(PAAm)。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雙組分膠水,分別是含有“縫合線”—聚丙烯酸高分子鏈的水溶液,以及鐵離子和檸檬酸溶液。首先在被粘附物表面涂布聚丙烯酸(PAA)水溶液,在一段時間后,PAA擴散到PAAm基體內部形成互穿網絡。之后涂布鐵離子和檸檬酸溶液并給與一定的壓力,使得聚丙烯酸上的羧基和Fe3+發生配位交聯,實現凝膠之間的高強度粘附。
那么如何實現溫和、不損傷被粘附物的剝離呢?其實很簡單,將粘合后的兩塊凝膠暴露在紫外光下,Fe3+被還原成Fe2+,使配位作用減弱,從而達到輕松剝離的目的,實現光剝離粘合過程。
相關工作以《Photodetachable Adhesion》為題目,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第一作者為Gao Yang。
圖文速遞
圖1.強粘合及光剝離粘合機理。采用兩片共價聚合物網絡凝膠作為被粘物,聚合物鏈水溶液作為粘結劑。(a)為了使兩片凝膠緊密地粘接,這里的粘結劑--“縫合”聚合物鏈與界面兩側的鏈段發生拓撲纏結,在原位形成網絡。(b)為了使兩片凝膠易于剝離,特定頻率范圍的光破壞“縫合”聚合物鏈網絡。
圖2.兩片聚丙烯酰胺(PAAm)的光剝離粘合。(a)將聚丙烯酸(PAA)水溶液涂布在丙烯酰胺凝膠的表面,使得PAA鏈段能夠擴散浸入PAAm凝膠。(b)之后在凝膠表面涂布一定pH的Fe3+和檸檬酸水溶液,并將另一片凝膠壓在此凝膠之上,Fe3+擴散到凝膠中,將擴散入凝膠中的PAA鏈段交聯,與此同時和凝膠中的PAAm發生拓撲纏結。(c)在粘結后的凝膠上照射紫外光,將Fe3+還原成Fe2+,脫去羧基,這樣兩片PAAm凝膠就很容易的被剝離。(d-f)界面的SEM照片。(g-i)剝離測試的照片。
圖3.粘附能與幾個變量之間的關系。首先,PAA溶液與PAAm凝膠進行互穿20分鐘,之后,加入pH為3的Fe3+和檸檬酸水溶液,將兩片凝膠粘合30分鐘。為了剝離,將粘合后的凝膠在紫外光(365nm,60mW·cm-2)下照射3分鐘。采用控制變量法對各個變量的影響進行測定。(a)Fe3+和檸檬酸水溶液的pH對粘合能的影響。(b)紫外光強增加,粘附能降低。(c)暴露在陽光下,粘附能能夠在很長時間內保持穩定。(d)粘附能隨著互穿時間的增加而增加。(e)粘附能隨著粘結時間的增加而增加。(f)粘附能隨著紫外輻射時間的增加而降低。
圖4.對于不同“縫合”聚合物和凝膠在紫外輻射之前/之后的粘附能。(a)采用不同的“縫合”聚合物:PAA、海藻酸鹽、羧甲基纖維素(CMC)和透明質酸(HA)粘合兩片PAAm凝膠。(b)PAA鏈段用于粘結不同凝膠: PAAm凝膠、海藻酸鹽-PAAm凝膠、PDMA凝膠和PVP凝膠。
圖5.不同被粘物的光剝離粘合:(a)凝膠-彈性體;(b)凝膠-無機固體;(c)彈性體-彈性體;(d)彈性體-無機固體
全文鏈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02/adma.201806948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建站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