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星、華為、蘋果(AAPL.US)等主流手機廠商均在“折疊屏”這一方向上加碼布局直接印證了“折疊屏”將是下一代智能手機產品的確定性迭代發展方向;诳删砬O計,未來柔性OLED也將有望在大尺寸應用上開始成規模滲透應用,2019不僅是折疊屏手機的爆發元年,也將是大尺寸柔性顯示的元年。
手機屏幕繼續增大遇瓶頸,折疊屏成為理想解決方案
屏幕尺寸增大是智能手機產品迭代發展的一條關鍵主線。然而,在經歷了最新一輪的全面屏迭代之后,主流旗艦機型的屏占比普遍已在 80%以上,可提升空間已十分有限,機身尺寸也已經達到挑戰便攜性和可操作性的極限。目前來看,沿著屏幕尺寸持續增大這條主線,折疊屏設計將會是智能手機產品較為明確的下一代發展方向。
折疊屏手機山雨欲來,2019 年將是柔性顯示元年
三星/華為/OPPO 預計將在 2019 年 2 月下旬紛紛發布各家首款折疊屏手機,小米(01810)已公開展示其雙折疊手機工程樣機,蘋果也已申請多項相關專利在折疊屏方向加碼布局。另外,LG 在 2019 年 1 月初的 CES 展上發布全球首款可卷曲電視,帶動柔性 OLED 登陸大尺寸應用。折疊屏手機疊加可卷曲電視,2019 年將是柔性顯示爆發元年。
OLED 供給端趨于成熟,折疊屏手機刺激需求放量
自 2017 年 iPhoneX 采用以來,柔性 OLED 面板產能快速增加,供給格局優化,良率不斷爬升,產業鏈上游也不斷成熟,成本有望不斷下降,供給端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需求端來看,折疊屏手機單機所需的屏幕面積翻倍,并且由于創新更為顯性有望在智能手機市場快速滲透。供需共振下,我們認為柔性 OLED 產業鏈將迎來高景氣周期。
OLED 產業鏈迎來發展契機,可折疊帶來多環節新機遇
我們認為柔性OLED 全產業鏈有望充分受益于折疊屏對于需求的拉動,面板廠商以及上游的設備和材料相關企業迎來發展契機。另外,相較于原有普通的直面或是固定曲面形態的柔性 OLED 屏幕,“可折疊”OLED 屏幕在蓋板方案、OCA 膠和偏光片三大環節出現了較大的變化,為了配套折疊屏設計,智能手機需配置全新設計的折疊轉軸,并且出于降低機身厚度的考慮有望采用新型的結構件方案,產業鏈多個環節迎來新機遇。
折疊屏手機疊加可卷曲電視,2019 將是柔性顯示元年
手機端:折疊屏手機山雨欲來,2 月底將有多款產品發布
三星搶跑:已公開展示折疊屏樣機,預計2月20日發布首款商用產品“GalaxyF”。依靠在柔性OLED屏幕技術上的領先性,三星的折疊屏OLED手機在主流廠商中率先亮相,已于2018年11月在其SDC(SamsungDeveloper Conference)開發者大會上將首款產品的原型樣機向公眾展示。已公布的邀請函顯示,三星將在2019年2月20日召開新品發布會,屆時將發布旗艦新品Galaxy S10?紤]近期三星對此次發布會采用的宣傳標語“展開未來”,我們預計三星的首款商用折疊屏手機產品“GalaxyF”(該命名為產業鏈猜測結果)也將在此次發布會上正式面世。
除了三星以外,我們觀察到華為、OPPO、小米、蘋果等主流手機廠商均在“折疊屏”這一方向上加碼布局,其中華為和OPPO的首款折疊屏手機產品預計將緊隨三星之后于2月底巴塞羅那MWC大會上發布。
我們認為,各大手機廠商對于折疊屏手機產品的積極規劃布局直接印證了“折疊屏”將是下一代智能手機產品的確定性迭代發展方向,而2019年將是折疊屏手機的爆發元年。
華為:2019年1月24日,在華為5G發布會暨2019MWC大會預溝通會上,華為消費者BG CEO余承東透露將在2月24日巴塞羅那2019MWC大會上發布華為首款折疊屏旗艦手機,并將搭載5G通信功能。根據Digitimes報道,華為該款折疊屏產品將采用“外折式”設計,展開后屏幕尺寸達8英寸。
OPPO:根據Digitimes報道,2018年11月OPPO的產品經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很可能將在2019年2月的MWC大會上發布折疊屏產品。2019年1月21日,OPPO對外發布MWC大會邀請函,其紙質邀請函采用折疊式設計,疊加其宣傳視頻中的折疊元素,我們預計OPPO也將在2019年2月底的MWC大會上展示其可折疊手機產品。
小米:2019年1月23日,小米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在微博上發布一小段視頻展示了小米的折疊屏工程樣機,該產品采用雙折疊的外折式設計,是否量產以及正式發布時間目前未知,但說明小米已在折疊屏這一方向上深度布局。
蘋果:由于其機型數量少,單個iPhone機型的全生命周期出貨量通常上億部,因此蘋果在大的產品形態創新方面較為謹慎,目前并未透露較為確切的對于折疊屏產品的規劃。不過截至目前蘋果已申請多項與折疊屏相關的專利,顯示其在折疊屏這一方向上也有所布局。
電視端:LG 發布可卷曲電視,柔性顯示登陸大尺寸應用
LG全球首發可卷曲電視驚艷市場。2019年1月初的拉斯維加斯CES展上,LG發布了全球首款可卷曲電視“OLED TV R”。該款產品將65英寸的4K柔性OLED屏幕放置于鋁合金外殼底座上,屏幕可以像紙一樣被卷曲收回底座內,擁有Full View(整塊屏幕全部展開)、LineView(只展開部分屏幕,顯示時間、照片或是音樂操控界面)和ZeroView(完全收回屏幕,使用音響來欣賞音樂)三種使用模式。該款產品的屏幕完全展開需要約15秒,支持高達5萬次折疊展開。
可卷曲電視讓柔性OLED登陸大尺寸應用。我們認為,LG新發布的這塊可卷曲電視為高端電視產品帶來了全新的設計理念,打破了電視原有的固定形態,讓電視可以根據使用場景調節屏幕尺寸大小和顯示畫面比例,并且賦予電視可移動的功能,在8K、超大尺寸等原有迭代方向之外利用柔性OLED顯示技術另外開辟了一條電視產品的發展思路。
我們認為,基于可卷曲設計,未來柔性OLED有望在大尺寸應用上開始成規模滲透應用,2019年也將是大尺寸柔性顯示的元年。
OLED 供給端趨于成熟,折疊屏手機刺激需求放量
OLED:柔性顯示載體,折疊屏設計的基礎
OLED可實現柔性顯示功能。相比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基于自發光原理,在顯示效果(對比度、色彩還原度)、響應速度、輕薄性、節能性等方面都具備明顯的優勢。重要的是,LCD面板由于液晶層和背光模組的限制只能以剛性形式存在,但是通過將基板和阻隔封裝層材料由玻璃更換為PI膜,OLED面板能夠具備柔性化特征(Flexible),在更加輕薄的同時能夠實現可彎曲的功能,目前看是柔性顯示的唯一載體。
柔性OLED是折疊屏設計的基礎。如上文所述,折疊屏設計是采用一整塊大面積的柔性可折疊OLED屏幕來實現。目前柔性OLED在手機上的應用還是以平面形態(例如iPhone X)或是固定彎曲形態(例如Galaxy S9)為主,若要實現可折疊的功能,還需要在目前的柔性OLED顯示模組中進行多個環節的調整(例如蓋板、OCA膠、偏光片等),但對于柔性OLED面板本身的工藝制程而言并無實質性變化,因此討論折疊屏就是討論柔性OLED。
供給端:產業鏈逐漸成熟,具備爆發潛力
回顧2016年及之前,柔性OLED的供給和應用都十分有限。供給方面,根據IHS Markit數據,2016年全球柔性OLED僅有SamsungDisplay的A3以及LG Display的E2兩條量產線,理論產能面積僅有77萬平米/年,其中三星的產能占比達到了80%,幾乎壟斷了全球柔性OLED面板供給。需求方面,2016年之前柔性OLED下游的應用主要在三星和LG的小批量高端手機機型(例如三星的Edge系列、LG的G Flex系列)以及類似AppleWatch這樣的可穿戴設備,應用覆蓋范圍較為受限。
2017年iPhone X帶動柔性OLED市場開始起量。2017年,蘋果在其十周年紀念產品iPhone X上導入柔性OLED屏幕,同年三星也在其Galaxy S和Note雙旗艦系列上全面使用,柔性OLED開始在智能手機市場規模化應用。根據IHS Markit數據,2017年全球柔性OLED面板出貨面積達到111萬平米,相比于2016年的34萬平米提升2倍以上,柔性OLED市場自此開始起量。
柔性OLED產能近年來快速增長。由于蘋果在科技硬件領域的創新引領作用,iPhone X的采用使得業內普遍看好柔性OLED的發展前景,因此各大面板廠商紛紛加碼布局柔性OLED產線,三星快速擴大其產能,韓國LG和以京東方為首的國內面板廠商也加速追趕。根據IHS Markit數據,若按現有規劃,2016~2021年期間,全球柔性OLED理論總產能面積將達到88%的復合增速,呈現爆發式的增長。
產能擴張同時,供給格局大幅優化。如上所述,根據IHS Markit數據,2016年三星占據了全球柔性面板產能的80%,處于絕對壟斷地位,而伴隨著其他面板廠商的產能快速跟進,三星的產能份額也將被稀釋。根據IHS Markit數據,按現有產線規劃來看,到2020年三星的產能份額將會大幅下降至54%,屆時LG、京東方、維信諾和華星光電分別將占有15%、22%、4%和4%的產能份額,供給格局將告別之前的一家獨大形成更加良性的局面。
良率持續爬升,促進成本不斷下降。根據IHS Markit數據,以6.2英寸的2960*1440柔性OLED手機面板為例,2016Q1該產品的綜合良率僅為57.3%,而伴隨技術進步,到2019Q4預計綜合良率將提升至78.4%,若假設物料價格不變,直觀來看良率的提升將促進綜合物料成本(疊加良率影響)下降26.9%。
OCA膠:承受折疊不脫落,技術難度大幅提高
OCA(OpticallyClear Adhesive)膠是制造面板模組時使用的零組件貼合材料,折疊屏所采用的OCA膠必須承受20萬次以上的彎折而功能不受影響,在彎折和攤開過程中需具備一定的流動性同時又要保持黏性,因此技術難度相比于以往大幅提高。
目前具備折疊屏OCA膠供應能力的主要為美國3M、韓國三星SDI以及日本三菱。根據Digitimes報道,三星即將發布的其首款折疊屏手機所采用的OCA膠由三星SDI獨家供應。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建站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