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860oy"></li>
  • <samp id="860oy"><pre id="860oy"></pre></samp>
    <ul id="860oy"><pre id="860oy"></pre></ul>
  • <tr id="860oy"><menu id="860oy"></menu></tr>
  • <strike id="860oy"></strike>
    <samp id="860oy"><tbody id="860oy"></tbody></samp>
    <li id="860oy"></li>
  • 加載中...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QQ群:417857029

    國內外新聞動態

    2018年VOCs減排控制行業發展評述和2019年發展展望

    來源: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欒志強2019年01月28日

    閱讀次數:

      時值歲末年初,為了及時反映環保產業過往一年的發展動態,預測新一年的發展趨勢,我會組織各分支機構編寫了《2018年環保產業發展評述和2019年展望》,供環保企事業單位、專家和管理者參考。

      一、2018年行業評述

      1、主要政策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十條,2013-2017)于2017年完滿收官。2018年,在《“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基礎上,國家和地方相繼發布了一系列推進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的政策、標準和管理制度文件,VOCs治理管理框架體系基本建立并繼續完善。

      2018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簡稱三年行動計劃,國發〔2018〕22號),確定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以下稱重點區域)為重點,持續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組織實施VOCs專項整治,著力補齊VOCs污染防治短板。抓緊制訂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VOCs排放重點行業和油品儲運銷環節綜合整治方案,編制VOCs治理技術指南,指導地方有效開展相關工作,并提出重點區域VOCs全面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等要求。

      2018年是三年行動計劃的開局之年,目前為止大部分地區相繼出臺了省市級行動計劃,其中工業源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治理是中心工作之一。上海、廣東、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等省市針對揮發性有機物的污染防治工作專門出臺了行動實施方案。同時,各地以應對秋冬季重污染為抓手,制定了攻堅行動計劃,科學制訂應急減排和錯峰生產等措施,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嚴格禁止“一刀切”,在石油、化工、汽車、家具、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按照“分業施策、一行一策”的原則,管理朝著更精細化的方向發展。

      在標準規范制訂方面,多項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持續推進。VOCs的無組織排放標準、涂料油墨及膠黏劑、醫藥工業、農藥工業、惡臭污染物、飲食業油煙、皮革制品和制鞋工業、鑄造工業、活性炭工業、電子工業等污染排放國家標準已經基本完成了制修訂工作,部分標準有望近期發布實施;山東、福建等地相繼發布了一批與VOCs排放有關的地方排放標準。另外《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編制導則》的出臺對于我國重點行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的編制提供了有力支撐。煉焦工業、農藥制造工業、汽車制造業、人造板制造業、家具制造工業、印刷工業、涂料油墨工業等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正在抓緊制訂中。

      在監管制度方面,《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2018年正式實施,《排污許可管理條例草案》、新版《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已經開始公開征求意見,以“按證排污、持證排污”為原則的這一基礎性污染源管理制度框架基本確立。2020年前VOCs重點排放行業將推行排污權許可證制度,VOCs排放企業將建立VOCs自行監測、臺賬記錄和定期報告的體系,這從基礎上推動我國VOCs治理進入精細化管理階段。《2018年重點地區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和《關于加強固定污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工作的通知》從建立統一的監測體系和VOCs治理效果評估機制的角度,促使VOCs污染控制行業實現閉環管理,以建立完善的管理框架。年底生態環境部也發布了《 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氣相色譜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HJ 1010-2018 ) 》 、《固定污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 1013-2018)》、《 環境空氣和廢氣 揮發性有機物組分便攜式傅里葉紅外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HJ 1011-2018 ) 》 、《 環境空氣和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便攜式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HJ 1012-2018 ) 》 等多項配套的監測標準。

      《環境保護稅法》及《環境保護稅法實施細則》出臺,并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開啟了VOCs污染物排放從收費到征稅的轉變。稅法規定了苯、甲苯、甲醛、酚類等19種揮發性有機物為應稅污染物,并明確了污染當量核算標準和具體適用稅額,隨著對VOCs治理認識和管控水平的提高,環保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同時要求嚴格管理,對治理效果差、技術服務能力弱、運營管理水平低的治理單位以及運維機構,與相關部門實行聯合懲戒。各級環保部門已將VOCs排放重點污染源納入日常監管,結合環保專項行動,保持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的高壓態勢。2018年6月份,對京津冀及周邊傳輸通道“2+26”城市開展了新一輪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涉及VOCs排放的企業是督察重點之一。通過開展強化督查,實現環保壓力層層傳導,并通過一系列措施,如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移送行政拘留、甚至刑事責任追究等手段或方式,規范VOCs治理工作,積極推進VOCs治理和服務專業化規模化發展。

      2、產業發展

      VOCs的排放所涉及的行業眾多,量大面廣。VOCs的減排和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到產業結構調整、清潔生產水平提升、末端治理設施建設、排放檢測、監測和監管能力的提升等諸多方面。本年度多個省市區根據相應的VOCs綜合治理規劃和相關的整治方案,公布了涉VOCs排污企業治理名單,VOCs治理行業已經成為當前階段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之一,VOCs治理產業有了較快的發展。同時在行業快速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治理設施的安全問題,技術濫用問題,低價中標問題等,需要切實加強行業自律,共同促進該行業的良性發展。

      3、熱點技術

      VOCs的減排途徑包括源頭減排、過程減排和末端減排三個方面。

      在源頭替代方面,無溶劑、水性及低VOCs含量的原輔材料,如水性涂料、油墨、膠粘劑,低VOCs含量、低毒性清洗劑等的研發和使用是促進行業VOCs減排的熱點技術,對VOCs減排潛力巨大,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應用。

      在過程減排方面,主要是加強過程管理,開發和提升清潔生產技術水平,減少和杜絕跑冒滴漏,強化廢氣的收集。其中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廢氣收集是眾多行業VOCs減排的重點,也是實施VOCs末端治理的前提。

      VOCs末端治理技術體系非常復雜。經過近年來的實踐,傳統的治理技術,包括吸附技術、焚燒技術、催化燃燒技術和生物凈化技術依然是目前VOCs治理的主流技術。其中,活性炭/活性炭纖維吸附回收技術、分子篩轉輪吸附濃縮技術、蓄熱焚燒技術(RTO)和蓄熱式催化燃燒技術(RCO)的應用最為廣泛,生物凈化技術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和應用。

      為克服單一技術的局限性,一般采用針對不同工藝條件的多技術耦合工藝,如吸附濃縮+催化燃燒技術、吸附濃縮+高溫焚燒技術、吸附濃縮+吸收技術、低溫等離子體+吸收技術等。單一活性炭吸附技術、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光催化技術和光解技術等在低濃度VOCs及除臭領域具有一定的優勢,但也存在較多的問題,適用范圍受到限制,近年來受到政策面的影響也較大。任何技術均有嚴格的適用條件,應充分重視各類技術的精細化應用。

      二、2019年發展展望

      伴隨著我國大氣污染管理體系的逐漸完善,VOCs的減排與控制行業的發展方興未艾。在前幾年的工作基礎上,2019年VOCs的治理工作將逐步走入精細化、持續化、規范化的發展軌道。

      通過源頭替代,從根本上減少含VOCs原輔材料的使用量是VOCs減排的根本途徑,減排潛力巨大。在VOCs排放量最大的涂裝、印刷、膠粘、清洗等工藝過程,需要大力推動水性及環保型的涂料、油墨、膠粘劑和清洗劑的使用。

      加強過程控制和無組織排放控制,在石化和化工等行業全面推廣應用LDAR(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依然是行業VOCs減排的重點。提升清潔生產技術水平,采用密閉生產技術,提高廢氣收集效率,減少無組織逸散,強化末端治理是涂裝、印刷、化工、制藥等VOCs排放重點行業的發展方向。

      末端治理方面將從前幾年的無序發展朝著精細化治理方向發展。針對石油化工、包裝印刷、表面涂裝等重點行業逐步完善最佳可行治理技術指南體系,有針對性的進行VOCs治理,提高治理效果;對于吸附(濃縮)技術、蓄熱焚燒技術(RTO)、蓄熱式催化燃燒技術(RCO)、生物技術等主流治理技術,將逐步完善其產品標準和技術性能要求,提升總體技術水平;針對低溫等離子體、光催化、光氧化等治理技術,在提升技術水平的前提下將逐步明確其適用條件,限制其使用范圍。

      文章鏈接:中國環保在線 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8113.html

    • 標簽:
    相關閱讀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網友評論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建站100

    客服

    客服
    電話

    1

    手機:18114925746

    客服
    郵箱

    565052751@qq.com

    若您需要幫助,您也可以留下聯系方式

    發送郵箱

    掃二
    維碼

    微信二維碼
    日韩精品无码AV成人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 99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老司机69精品成免费视频|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免费软件|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手机看片福利日韩国产| 日本娇小videos精品|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亚洲精品福利网泷泽萝拉|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冲 | 国产91精品新入口| 精品国产sm捆绑最大网免费站| 9久久9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久热精品|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成人精品视频99在线观看免费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精品国产线拍大陆久久尤物|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2021在线观看视频精品免费|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