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然界的多樣性,為科技創新帶來無數靈感,動物仿生學在汽車技術上的運用也屢見不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汽車是一種人造動物。福特汽車公司正在試圖從壁虎的粘性腳掌中獲得粘合技術創新靈感。福特將與寶潔公司合作,共享相關研究發現。
福特汽車公司正在試圖從壁虎的粘性腳掌中獲得粘合技術創新靈感,希望在汽車制造領域開辟全新應用方式。福特還將與同樣在仿生學中尋求一系列商業解決方案的寶潔公司合作,共享相關研究發現。
福特研究員多年以來通過在車型中采用回收塑料瓶、大豆、洋麻纖維等循環再利用及綠色材料,不斷提升車輛零部件可持續性,打造綠色車輛制造工藝。然而進一步實現車輛可持續性的一大關鍵挑戰在于,用于粘合泡沫與塑料及金屬的粘合劑使得汽車部件幾乎無法拆卸,進而難以實現循環利用。
這時候,壁虎獨特的腳部構造引起了福特研究員的注意。蜥蜴類護趾能夠使壁虎在無液體或表面張力的情況下粘附于大多數表面,又可以輕而易舉地使之脫離表面,且不會留下任何痕跡。要知道,一只體重為71克的普通成年壁虎竟能夠支撐133千克的重量。
福特塑料與可持續材料研究高級技術主管Debbie Mielewski認為,福特研究團隊能夠從壁虎的獨特生理構造中找到了靈感,并此為基礎開發出一系列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應用的創新粘合技術。
“解決這一問題意味著成本的節約,當然包括環境成本,”Mielewski表示,“這意味著我們能夠對更多的泡沫與塑料進行循環利用,并進一步減少我們的環境足跡。”
借助仿生學得來的靈感,福特最近在位于迪爾伯恩的公司總部舉行了一個論壇。來自寶潔公司與仿生學研究所——一個致力于宣揚在自然中尋求可持續解決方案以應對當代挑戰的非營利組織的代表以及近200位研究者與設計師參加了這個為期一天的論壇,了解仿生學及其具體應用方式的相關知識。
“有機會能與長期合作伙伴福特共同參加仿生學研究所研討會,我們都很興奮,”寶潔公司企業聯絡與發展主管Lee Ellen Drechsler表示,“對寶潔而言,仿生學能夠拓寬我們的研究思路,有利于我們攻克科研難題。”
仿生學應用由來已久——日本的新干線高速列車靈感源自翠鳥;“維可牢”魔術貼靈感源自蒼耳;而醫學注射器針頭的改進則歸功于蚊子。過去十年來,隨著氣候變化與環境挑戰意識不斷加強,人們對仿生學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興趣。
成立于2006年的仿生學研究所致力于提高人們運用仿生學技術創造可持續產品與服務的能力。除了通過仿生學全球網絡派遣教育者與區域工作者之外,該組織還提供一個教育平臺,幫助人們通過多種設計挑戰來學習并應用仿生學。
除了循環利用之外,福特設計團隊花費了近十年的時間在自然界中尋找新的技術靈感,并于最近在座椅與頂蓬材料的紗線生產上取得了成功。
福特是唯一一家在車中使用Unifi高性能REPREVE纖維的汽車制造商。該種纖維完全由包括塑料瓶在內的回收材料制成,目前已在包括蒙迪歐、銳界在內的五款全球車型中使用。REPREVE的使用展現了福特對于削減、再利用、再循環三原則的堅持。它們屬于福特全球可持續戰略的一部分,該戰略旨在減少福特的環境足跡。
目前,福特設計師正尋求進一步擴大車輛可持續材料的應用,希望在自然界的幫助下對汽車織物中的可持續材料作進一步改進。壁虎能夠帶來新的織物技術靈感,幫助改進福特汽車的車廂。
“若我們希望加強在削減環境足跡方面的努力,那么就應該采取一種全面的仿生學思路,因為自然就是最高效的設計師,總能以最小的資源實現最佳效果,”福特全球可持續織物戰略與開發部的Carol Kordich表示,“自然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數年來,福特研究員們已構思了諸多提升汽車制造可持續性的方案——福特新蒙迪歐車型座椅使用了通過回收再加工廢棄塑料瓶得到的可持續材料;大豆發泡材料是另一種創新型可再生材料,也被廣泛運用于福特汽車的座椅底座和靠背的填充物。通過洋麻等可再生材料的應用,工程師還能找到減輕車身重量的新方法。在制造福特蒙迪歐和福特翼的內飾門板時,使用了50%的洋麻纖維和50%的塑料材料。
除了在車輛中采用可持續材料之外,福特也與合作伙伴正在聯手,將番茄纖維用于車輛制造以及車用材料當中——經過干燥處理的番茄表皮可被用來制作車輛的布線支架和儲物格。
場長點評:一只小小的壁虎都能帶來如此多的靈感,創意往往來自于日常生活,車企跨界與日用品公司探討合作,多維度的思維發散,將尋找到更多的可持續化材料,并將其應用到產品當中。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