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發布《中國光伏行業發展路線圖》(2016年版),《路線圖》涵蓋了光伏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涉及多晶硅、硅棒/硅錠/硅片、電池、組件、平衡部件、系統等各環節的62項關鍵指標,涵蓋產業、技術、市場等各個層面。
《路線圖》廣泛征集了近百家光伏企業、研究機構和各方面意見,經過數輪研討和論證,在此基礎上,根據2016年產業情況,參考過往產業發展實情,預測了2017、2018、2020、2022和2025年的發展目標,體現了產業、技術和市場等方面的發展趨勢,反映了現階段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對光伏產業未來發展的共識,對行業發展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簡況
2015年我國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和逆變器等產業鏈主要環節的全球市場占比已分別達到48%、76%、65%、68%和40%,市場占有率位居世界前列,成為全球光伏制造大國,光伏產業已成為我國可參與國際競爭的優勢產業之一。
我國光伏發電應用市場逐步擴大,“十二五”期間,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年均增長179%,截至2015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并網容量已達到4318萬千瓦,成為世界光伏裝機第一大國。
多晶硅方面
2015年我國多晶硅生產保持持續增長勢頭,全年正常生產的晶硅企業達16家,產能達19萬噸(不含物理冶金法),產量16.5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47.8%,有4家企業生產規模位居全球前十。
硅片方面
2015年我國硅片總產能約為64.3GW,產量約48GW,同比增長26.3%,約占全球總產量的79.6%,全球生產規模最大的前十家企業有九家均位于中國大陸。
產品價格方面
晶體硅組件產品價格從2010年的12元/W,下降至2016年的3.2元/W,降幅達到73%,大規模生產的單多晶電池平均轉換效率也分別從2010年的17.5%和16.5%提升至2016年的19.8%和18.5%,產品質保期也從過去20年提升至25年甚至30年以上,物美價廉的光伏產品為全球光伏市場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做出巨大貢獻、光伏產業已成為我國為數不多可參與世界競爭并取得領先優勢的產業。
多晶硅產量
目前多晶硅生產線人均產出量為18噸/年,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國內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未來多晶硅工廠的人均產出量將保持穩定提高,到2025年提高到37.5噸/年。
硅片厚度
薄硅片有利于降低硅耗和電池成本,但也會降低電池的機械強度。硅片厚度與產品類型及使用需求息息相關。目前,行業單晶硅片平均厚度在160-190μm左右,多晶硅片厚度在185-192μm之間,未來的三年內,硅片厚度變化不會太大。
單多晶市場份額占比
隨著光伏市場的不斷發展,高效電池將成為市場主導,單晶硅電池市場份額將會逐步增大,預計到2025年達到48%,其中N型單晶硅電池的市場份額由2016年的3.5%提高到2025年的30%,而多晶硅電池的市場份額將由2016年的80%下降到2025年的48%。
多晶硅電池轉換效率
不同邊框材料的市場占有率
目前邊框材料主要還是鋁型材邊框,2016年市場份額占比接近100%,未來使用鋁材邊框仍是市場主流。塑料及其他材料邊框是未來重點研究方向,隨著高分子材料及新材料的發展及應用,預計2025使用塑料及其他材料邊框的市場份額占比將達到接近15%。
不同粘接材料的市場占有率
邊框與玻璃間粘接目前主要采用硅酮膠作為粘接封裝材料,預計2016年硅酮膠作為粘接封裝材料的市場份額約97%左右,未來仍是市場主流。膠帶目前已經有企業開始使用,未來市場份額會逐年上升。
未來前景預測
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30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有望達到1721GW,到2050年將進一步增加至4670GW,發展潛力巨大。光伏產業是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未來地面電站投資成本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