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業要想成功IPO上市,最重要的是什么?盡管這個答案各有不同,但相信所有走在這條路上的老板們第一反應是回想起自己的財務報表——畢竟,財務數據的紅線是擺在那里的。
然而,要想成功過會,并不是只看誰的利潤高,誰的財務數據亮眼。比如金銀河(300619)這家公司,要論財務數據,只能說是達標,但其IPO成功的案例證明,選對行業,做好管理,有時候真的很重要。
金銀河董事長、總經理張啟發接受專訪
一、
在近期IPO的公司里,金銀河的財務數據屬于相對不起眼的一個:2015年度凈利潤2394萬元,前一年度2014年度凈利潤2701萬元。2016年公司的凈利潤增長較為明顯,達到了4312萬元。
投行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創業板上市的凈利潤要求要比主板寬松的多,僅僅要求企業最近兩年連續盈利且凈利潤累計超過1000萬,或者最近一年盈利,營業收入超過5000萬,但在實際操作中,券商往往會選擇利潤較高的企業。一般券商會要求申報創業板的企業最近一期凈利潤在3000萬以上,有些大型券商甚至要求在3500萬以上。
從這個標準來看,金銀河的財務數據絕對談不上亮眼,但在眾多排隊企業中脫穎而出,并且對證監會反饋意見的回復也完全過關。上述投行業內人士就認為,金銀河所處的行業的優越前景,以及其在行業內技術的領先地位起了重要作用。
是什么行業如此有前景?招股說明書是這么說的:“2008年,由本公司自主研發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雙螺桿全自動連續生產線投產成功,打破了世界有機硅生產巨頭對于有機硅橡膠連續法生產裝置的技術壟斷,經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鑒定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公司于2010年正式進入鋰電池設備領域,雖然時間較短,但是通過將有機硅設備的成熟技術移植到鋰電池電極漿料生產中,在鋰電池漿料專用設備領域迅速取得突破。”
金銀河的鋰電池漿料攪拌設備生產車間
而鋰電池行業的市場可謂極其廣闊,2012年全球銷售規模600億,預測2020年全球鋰電池市場規模將達到3700億元人民幣。作為鋰電池上游設備生產商,金銀河在其中自然能分到大大一杯羹。
所以,一個企業的命運,除了要看企業的歷史,更要考慮企業的未來發展。
二、
1995年,張啟發決定開啟個人的奮斗時,對歷史的進程還一無所知。
單論出身,張啟發也是師出名門。在他之前,他成長的村莊連個中專生都沒有過,他考上了華南理工大學的化工機械系,等于把標桿一下子抬高了幾十倍。華南理工大學的化工機械系那也是出了瞿金平先生這樣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地方。
畢業后,張啟發被分配到佛山化工機械廠,聽名字就知道是國企。1996年他辭職創業前,算上年終獎一年收入有五六萬——那一年中國的平均工資水平是每年六千元左右。盡管收入不菲,但張啟發依然決定辭職創業。
與今天雙創風潮下的創業者們不同的是,1996年沒有格調滿滿的車庫咖啡,沒有從濱江區或者南山科技園股權變現了幾千萬的投資人跟你大談平臺整合與生態化反,也沒有人要你準備好PPT和段子到綜藝上秀出真我。
1996年擺在張啟發面前的只有無數的陌生人,他們有的叫老板,有的叫書記,有的叫領導,但他們統一的標簽是“客戶”。客戶需要的,你能做出來,價格合適,OK,你就能賺到錢。做不出來,價格比別人貴,再見。
張啟發陪客戶在參觀
三、
今天的張啟發慈眉善目,經常笑盈盈的,已經很少有人記得20多年前那個農村出來到華南理工讀化工機械的小伙子。人們都夸張啟發是有為的企業家,但實際上,90年代“下海”,最終沒被海浪卷走,反而立于潮頭的,個個都是猛人。
96年“下海”時,張啟發選的行業是涂料行業的反應設備和工程。當時商品房市場剛剛開放,涂料化工火得一塌糊涂,大把涂料項目上馬,各種工程設備供不應求。
在做涂料的過程中,大約1998年,張啟發接觸到了有機硅產品。那個時候建筑行業用的密封膠就是有機硅產品,來源全都是進口,只有佛山一家化工公司,在引進國外的產品銷售的同時,自己試著生產。
建筑密封膠在生產工藝上和涂料有相近之處,都是要攪拌,無非是從單軸變兩軸,兩軸變三軸。但有機硅的密封膠黏度比較大,基本不流動,而涂料是稀的,攪拌起來完全不是一回事。張啟發看了這個產品,琢磨了一下,覺得“沒問題,原理是相通的,我們來試著做”。
從5升的小型設備,到50升、100升、500升、1000升、2000升,公司研發用了兩年時間,這期間全靠涂料設備的利潤支撐著公司的投入。直到2003年前后,第一代有機硅設備產品成型,市場上本就稀缺類似的技術,客戶猛然注意到了這家佛山的公司。
金銀河的員工在調試設備
金銀河的第一臺設備賣到了山東,客戶用了半年就開始出現問題,先是攪拌的時候出現一些顆粒,隨后開始漏油。客戶一反饋,張啟發就組織修改。公司這邊對設備有了更新,也立刻給客戶做提升。就在這樣不斷的維持下,這個客戶直到現在,依然是金銀河的大客戶。
四、
金銀河真正的龍門一躍,應該說是2008年,研發成功了雙螺桿全自動生產線,這也是招股說明書里,金銀河豪氣的表示“我要上市”的底氣之一。因為這項技術的突破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國際壟斷。
金銀河的“成名之作”雙螺桿生產線
中國的有機硅產業過去是處于被國際封鎖的狀態,因為可以用于軍工,所以無法進口先進的生產設備。有機硅生產,要把物料、粉料、液體料放入一個料缸內產生成品,要提高效率就要提高料缸的規格,規格提高,整個配套的計量技術和冷卻技術、輸送技術,各種進料的參數都要相應改變。要實現自動化生產,就要對料、人和生產環境都實行嚴格控制,實現一致性。
這套產品,張啟發帶領團隊前前后后研發了三四年,直到2008年第一套線成功。這一套自動化設備生產技術成為了金銀河超越同行的殺手锏。從這一年開始,金銀河坐上有機硅設備生產行業的龍頭老大位置,再也沒有讓出這個寶座。
五、
張啟發在業內還有一個外號叫“張瘋子”,做行業什么的體現不出來他的“瘋”,要知道,他可是用五年時間,把捕風捉影聽來的一項技術變成了現實。
有機硅產品里有一類產品是高溫硫化硅橡膠,這個產品的自動化生產線現在是張啟發手里壓箱底的寶貝之一。
在自己研發之前,張啟發只是聽說過高溫硫化硅橡膠有自動生產線,是他的一個朋友聽“在日企干過的朋友”轉述的不知道多少手的消息,說日本人1983年成立過研究院,做了三年后宣布失敗不做了。現在只有德國有一條生產線,但是不給外人看。去企業參觀,德國人只給你看后端,也就是生產包裝出來的產品,前端怎么生產的?無可奉告。甚至有人懷疑前端究竟是不是存在自動化生產線。
張啟發對搭檔說:“這個線我們可以試著干一下。”同行都說張啟發瘋了,這連個樣子都沒有的事情,怎么能干的成。頭三年,他帶著團隊設計設備,裝了拆、拆了裝,就是做不出來。就連他自己都開始懷疑,是不是異想天開了。
2014年,這套設備終于研發成功,實現高溫硫化硅橡膠的全自動化生產。這時候還有很多客戶不信,直到在工廠親眼看到,才相信“張啟發,你個瘋子真的把這套設備做了出來”。
六、
張啟發在技術上的“瘋”,也許跟他科班出身的“基因”有關。但在市場方向上,他冷靜得很。2012年,張啟發判斷行業發展到了瓶頸,決定停止對有機硅設備的大量投入,轉而切入鋰電池設備制造領域。
如果概括金銀河的技術特性,那么萬變離不開“攪拌”二字。一開始攪涂料的樹脂,比較稀一點,后來到有機硅制膠,比較稠一點。
而鋰電池的漿料又不一樣。鋰電池正極、負極材料要制成正極和負極的漿料,要用到攪拌混合設備,對攪拌的混合性、分散性有很高要求。這個技術需要把固體物料和溶劑均勻分散,并且達到細度。從工藝來說,攪一缸料八個小時,要想提升到4-6小時,效率和方方面面的綜合參數都會發生巨大變化。而如果間隙把握不準,可能二十個小時都攪不出來。最早鋰電池行業苦于找不到合適的攪拌機,甚至有“用打蛋器來攪漿料”的段子。
然而這個技術已經難不倒金銀河。不到一年時間,金銀河試制的設備就交到客戶手里,客戶使用后馬上下了第二套的訂單。盡管如此,在市場推廣的過程中依然困難重重。客戶對自動化的設備要求很高,采購的前端分析非常謹慎。
生產中的金銀河
“自動化的產品,你看一眼沒有用的,你當著我的面做兩個小時、三個小時,做的產品沒有問題,假如我買回去,我是24小時生產,你能不能保證24小時都沒問題,甚至是一個月沒有問題,一年沒有問題?”為了推廣生產線,張啟發在自己廠里建設了一條展示線。這條線不光是為了展示,而是讓客戶把材料帶過來,真真正正跑上一段時間,給客戶看實際的生產效果。
七、
有機硅和鋰電池都是欣欣向榮的朝陽行業,盡管不像互聯網的各種風口一樣引人注目,但打開專業網站你會發現,有機硅目前正處于供不應求的市場周期,鋰電池全球旺盛的需求更不必多說。相比起今天孜孜以求“風口”的創業者們,張啟發只是選了一條自己擅長的路,并一路走來二十多年。
當然,實現技術突破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有的時候搞研發投了幾百萬下去,沒成功,客戶又急著要;有的時候跟客戶共同開發的東西,地方騰出來,東西搞不出來,所有的想法都想盡,是很迷惘的。這個時候一定不能放棄,和搭檔,和顧問團隊多進行思維碰撞,也許轉機就在下一次嘗試。”張啟發說。
對于創業多年的心得,他表示:“出來創業的時候,我并不是為了掙很大的錢,但你必須要掙錢。你創業首先要瞄準一個行業,這個行業有沒有發展前景,你有沒有機會掙到錢,首先要判斷。第二個判斷就是我能不能適合這個行業,在這個行業,我能不能有所作為。”
“裝備制造業來講,特別是做自動化智能裝備制造業,我覺得,還是要靜下心把技術做扎實,技術很重要。然后就是研發的團隊和力量、方向,這永遠是我關注的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走得更遠。”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