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先后兩次公布了對聚氨酯防水涂料產品進行的抽查結果。其中,第一次抽查合格率不足六成,第二次抽查雖然合格率上升至74.4%,但總體抽查情況仍然不容樂觀。
對此,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秘書長呂國會在8月初舉行的中聚協第18次年會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聚氨酯展覽會上向記者表示:“聚氨酯行業中部分企業產品存在的質量問題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之一。這也是行業‘十三五’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不法產品抹了黑 高端技術不過關
行業發展受到雙重制約
“總體來說,聚氨酯行業分散度較高,企業數量眾多、規模大小不一,其中不乏一些非法經營的小作坊,產品質量自然就良莠不齊。這不僅坑害了消費者,也給行業形象抹了黑。”呂國會指出。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介紹,此次抽查依據GB/T19250-2013《聚氨酯防水涂料》等標準的要求,對聚氨酯防水涂料產品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酚、蒽、萘、游離TDI、不透水性、固體含量、低溫彎折性等10個項目進行了檢驗。抽查發現的不符合標準的產品中,不合格項目涉及到VOC、苯、蒽、萘、游離TDI、不透水性、固體含量等。
記者發現,抽檢中不合格的產品來自上海華越防水材料有限公司、上海華斐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江蘇美佳臣防水科技有限公司、南通市裕如工程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浙江春明防水建材有限公司、湖州紅星建筑防水有限公司、武漢市恒星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廣東鼎新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西青龍化學建材有限公司(生產廠:中山市青龍建材有限公司)和廣州愛迪斯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8月10日,廣州愛迪斯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此次抽檢產品為OEM產品,對此公司會采取退貨等措施進行整改,并承諾對抽檢不合格的產品作出及時處理,不讓其流入市場。
但這并不是聚氨酯防水涂料產品第一次出現抽檢不合格的情況。2015年第四季度,國家質檢總局抽查了河北、江蘇、安徽、福建、山東、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9個省39家企業生產的39批次聚氨酯防水涂料產品,并于今年1月22日通報了聚氨酯防水涂料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抽查發現有18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的規定,不合格項目涉及到VOC、蒽、萘、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固體含量等,不符合規范產品檢出率為46.2%。
呂國會表示,近年聚氨酯廠家數量激增,生產能力過剩,導致行業競爭加劇、市場利潤下降,有些企業陷入微利甚至無利境地,一些不法企業便開始動歪心思。此外,在一些高端工藝產品領域,由于國內企業技術不過關,也會出現產品質量不穩定的情況。
據介紹,有些產品雖然質量合格,但是由于生產工藝、設備、管理等水平所限,產品質量很不穩定,給下游企業配料生產帶來了困難。“有些原料雖然批號一樣,但是每次的配比配方都要重新調試,這給下游企業帶來很大的不便。反觀一些跨國企業生產的原料,配方可以固定下來,隨買隨用。”呂國會表示,在聚氨酯彈性體等一些產品的質量上,國產產品與進口產品在性能、穩定性上也有較大差距。
穩定高端質量 保證常規合格
提質升級需兩條腿走路
今年以來,聚氨酯原料“漲”字當頭。無論是TDI、MDI,還是環氧丙烷等,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TDI市場漲勢最為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業內人士表示,有不少生產企業往往急于生產出貨套利,“蘿卜快了不洗泥”,忽視生產工藝穩定和對產品質量的升級。
“比如環氧丙烷工藝,因為產品市場行情好,落后的氯醇法利潤可觀,有的企業便大行其道,這其實不利于行業提質升級。一些企業應該有清醒的認識,落后工藝早晚要淘汰的。”該人士表示。
呂國會表示,“十三五”期間,聚氨酯行業必須把質量升級擺在重要的位置上,推動提質升級。
“行業需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穩定高端產品、原料和工藝的質量水平,滿足高鐵、光伏、軍工、汽車、建筑節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新市場。另一方面,需要保證常規產品的質量和合格率,在生產、管理等各個環節把好質量關口,實現提質增效。”呂國會說。
在高端領域,一個典型例子是聚氨酯泡沫穩定劑。泡沫穩定劑又稱為勻泡劑,是生產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關鍵助劑,起著乳化泡沫物料、穩定泡沫和調節泡孔的作用,對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導熱系數、抗壓強度、密度等理化指標及產品質量有著重要影響。
據介紹,由于聚氨酯泡沫塑料應用領域廣泛,各下游行業對聚氨酯泡沫的生產要求不同,使得聚氨酯發泡配方體系多樣。加上各家企業的組合料配方體系千差萬別,因此,單一的聚氨酯勻泡劑品種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需要根據不同的聚醚組合料體系進行個性化研究和開發,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故品種眾多,并已逐漸形成系列。目前,我國聚氨酯勻泡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還面臨許多問題,在產品品種、產品質量、生產制造水平等方面,與國外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隨著聚氨酯泡沫行業向低碳、節能、環保、安全方向發展,新的發泡原料、高性能泡沫塑料的不斷開發,就需要新的勻泡劑與之相適應,未來的勻泡劑產品將更加專業化和系列化,我國也亟待開發出與聚氨酯新品種相適應的泡沫穩定劑。
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副理事長、蘇州湘園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建表示,聚氨酯彈性體產品質量水平與原料助劑生產水平息息相關,我國亟須開發反應可控型、功能型、不同反應速度、無毒無污染以及便于計量、適用于自動化配料的新型聚氨酯彈性體擴鏈劑品種。
據介紹,蘇州湘園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聚氨酯固化劑生產研發企業,公司承擔的聚氨酯行業“十三五”關鍵項目——年產1.5萬噸芳香族二元醇擴鏈劑系列產品項目已于8月份獲批試生產。該系列產品將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提升聚氨酯彈性體產品質量。
此外一個亟待突破的領域是HPPO(丙烯直接氧化法制環氧丙烷)工藝。目前,我國HPPO工藝雖然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是還不夠穩定。在“十三五”期間,國內HPPO需要完善催化劑長效性的開發和蒽醌法原位生產H2O2工藝,以及HPPO成套工藝,盡早建立起具有自主技術的30萬噸/年HPPO工業化裝置。
“其實,對于大部分聚氨酯企業來說,常規產品的提質升級更為重要。我們總說創新,其實創新不一定必須是新產品、新領域。高端創新通常只屬于少數有實力的大企業,那么剩下這些小企業怎么辦?他們就要在產品工藝管理質量上做文章。”呂國會表示,以聚醚多元醇為例,不少牌號的聚醚產品生產門檻不是特別高,國內有多家企業都能生產,但是企業因為質量、管理水平不同,利潤率分化明顯。
“比如山東藍星東大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等一些企業,這些年在聚醚多元醇的質量管理上不乏亮點,企業業績也很突出。”呂國會說。
健全市場環境 避免惡性競銷
行業倡導建立信用體系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正在行業內積極倡導建立信用體系,并且已經開展了信用評價工作。
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理事長、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茂良表示,早在2014年,相關部委就提出支持行業協會商會參與行業信用建設,并制定了具體的機制和保障措施。“我們認為,建立聚氨酯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對推動聚氨酯發展、規范聚氨酯市場、實現聚氨酯行業由大到強的結構性調整都是難得的契機。秘書處立即開展了工作部署,并成立了信用評價辦公室。經過全面、細致的工作準備,出臺了《中國聚氨酯行業企業信用等級評級管理辦法(暫行)》《中國聚氨酯行業企業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等文件。”楊茂良說。
據中聚協副秘書長韓寶樂介紹,得到商務部和國務院國資委批準后,協會在2015年啟動了首批中國聚氨酯行業企業信用評價工作。經第三方評價機構和協會信評辦共同評價,并經過行業專家評審,商務部、評價機構以及協會公示,山東藍星東大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山東一諾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奧斯佳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山西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等首批通過信用評價的行業企業已于近期獲得信用等級證書。
“從行業來看,目前聚氨酯企業在市場上遇到包括質量問題在內的很多問題,都和信用體系不夠完善有關。沒有一個健全的聚氨酯行業信用體系,就沒有一個健全的聚氨酯行業市場環境。”楊茂良表示,協會將繼續把建立行業信用體系,包括信用評價、企業誠信行為數據庫、獎懲措施、推薦運用等工作作為行業發展的大事來抓。繼續堅持企業自愿申請、嚴格透明評價、非盈利服務會員和扶持優秀誠信企業的原則。爭取到2020年左右,建立全部理事單位和部分會員單位信用數據庫,并實現紅名單推薦公布制度化;同時,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繼續積極鼓勵會員單位參與信用評價工作,取得相應信用評價等級。此外,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將積極與相關管理部門、社會信用機構合作,主動提供聚氨酯行業企業信用信息,樹立誠信自律的行業形象。
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建波告訴記者,為避免惡性低價競銷,促進聚氨酯保溫材料持續健康、有序發展,維護聚氨酯保溫材料市場形象,聚氨酯保溫材料重點企業目前已經聯合發起行業自律倡議書,倡議開展行業自律和規范生產經營,嚴格遵守市場規則,遵守施工規范,凈化市場環境,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尊重知識產權保護,維護行業規范、有序、健康發展。該倡議書發布后,在業內引起了強烈反響。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