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告
1、2016年1月14日,關聯方上海賽輝投資公司(簡稱:賽輝投資)擬2億元收購上海大洋新材料科技公司(簡稱:大洋新材料)51%的股權。公司實際控制人之女陸天耘為上海賽輝投資公司合伙人。
2、2016年1月4日康達新材與上海大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聚酰亞胺材料《產品銷售合同》。合同總計金額人民幣646萬元,分為三批次。第一批次金額為118萬元(近期);第二批次金額為264萬元(2016年12月);第三批次為264萬元(2017年5月);占公司2014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總額的1.23%。
點評
體外收購大洋新材料,聚酰亞胺業務自主可控。公司實際控制人之女陸天耘通過賽輝投資收購大洋新材料51%的股權后,將直接控制康達新材軍工業務的銷售渠道。公司攻克聚酰亞胺泡沫銷售渠道后,將改變軍工產品銷售方強勢的局面;同時將擁有更多話語權,有利于提升軍工業務利潤。此外,大洋新材料擁有軍工四證,康達新材將間接獲得軍工資質,拓展了公司的軍工業務范圍,產生協同效應。經此體外產業基金的收購,公司在聚酰亞胺泡沫的原材料、生產、軍工資質和軍方渠道可完全自主,為軍工材料業務放量鋪平道路。
小額訂單只是開端,聚酰亞胺泡沫在軍用市場大有可為。大洋新材料已經將公司的聚酰亞胺泡沫材料推廣應用于海軍裝備。從公告訂單來判斷,以2萬元/立方米單價作估算,646萬元的材料體量應該只是某一只或某兩只軍艦部分艙體的試驗消耗量。當前,中國軍事戰略正從“內陸防守”轉變為“深藍遠洋”,未來國家將大力發展海軍空軍。國內聚酰亞胺泡沫作為降噪隔熱的新型材料,還處于起步階段,然而美國早已廣泛應用于艦船和機艙等軍事領域。中國海軍正在建設以航母為核心的戰斗群,未來新型戰艦對于減重降噪隔熱等性能上要求極高,聚酰亞胺泡沫將在海軍領域大展拳腳。未來十年將是航母和艦船建設的快速期,粗略測算軍方市場空間約為10.5億/年,聚酰亞胺有望給公司帶來爆發式增長。
看好公司未來成長空間,維持“買入”評級。盡管風電行業搶樁結束,但我們認為未來主營業務仍將穩中有升。此外,看好軍工材料的爆發性和市場空間。不考慮軍工業務的放量,預計2015~2017年EPS為0.63、0.73、0.81元,對應的PE為35、30、27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風電行業發展緩慢或倒退;聚酰亞胺泡沫軍事應用放緩或中止。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