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受區域輸送的影響,顆粒物濃度升高,能見度下降,上海市出現了中度霾。蔣迪雯 攝
受本地靜穩天氣、污染排放和上游輸送污染物的疊加影響,上海昨天在中度空氣污染中迎來2016年首個工作日,0時至19時,上海實時空氣質量指數始終在159至192之間徘徊。昨天也是 《大氣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 《大氣法》)實施后的首個工作日,上海市環保局按照這部“史上最嚴”《大氣法》,擬立案查處滬上兩家違法企業。
上海市環境監察總隊昨天首先突擊檢查了某油漆涂料公司,發現該公司未能在配料環節做好生產性粉塵無組織排放的防治工作。隨后,執法人員檢查了某樂器制造廠,發現該廠打磨車間雖然配套有布袋除塵器,但實際在進行打磨作業時卻沒有開啟布袋除塵器。
依照《大氣法》,產生含揮發性有機物廢氣的生產和服務活動,應當在密閉空間或者設備中進行,并按照規定安裝、使用污染防治設施。未在密閉空間或者設備中進行,未按照規定安裝、使用污染防治設施,或者未采取減少廢氣排放措施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保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市環境監察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上述兩家企業的相關行為違反了《大氣法》,將被立案查處。
隨著上海大氣污染防控形勢的日趨嚴峻,對于相關違法行為的查處只會越來越嚴厲。市環保局負責人指出,新修訂的《大氣法》比以前更有針對性,也更具可操作性,比如具體的處罰行為和種類就有近90種,讓違法者難以找到可鉆的“漏洞”。同時,這部法也讓基層一線執法人員的“腰桿”更硬,比如規定,以拒絕進入現場等方式拒不接受環保主管部門及其委托的環境監察機構監督檢查的單位,可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讓“心虛”的企業不再敢讓執法人員吃“閉門羹”。新法還取消了現行法律中對造成大氣污染事故單位罰款“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封頂限額,并增加了“按日計罰”的規定,將讓違法企業切實得到“罰到痛”的教訓。
另據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預測,今天上海市受到西南暖濕氣流的影響,是陰有雨的天氣,局部地區雨量可達中到大雨,這將有助于空氣顆粒物的沖刷和沉降,空氣污染程度將逐漸減輕,直至優良水平。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