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委召開“環境美”專題新聞發布會。江蘇省環保廳副廳長蔣巍在會上表示,今年前十月,江蘇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6.5%,優于國家制定的下降7%的考核線目標。針對冬季易出現重污染天的現實情況,13個省轄市已全部制定空氣質量應急管控方案。
蔣巍介紹,“十二五”以來,江蘇經濟綠色轉型的力度明顯加大。如在全國率先劃定生態紅線,把占全省陸域面積22.2%的紅線區域嚴格保護起來,配套出臺監管考核細則和生態補償辦法,生態空間管控體系基本建立。實施煤炭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提前實現國家下達的落后產能淘汰目標,四項主要污染物減排有望超額完成“十二五”約束性指標,累計關閉了7000多家污染嚴重的化工企業。
在老百姓(603883,買入)最關心的空氣治理上,江蘇出臺了《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狠抓“大氣十條”落實,累計實施大氣治理重點工程3800項。截至11月底,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6.5%,重污染天氣天數同比減少38.4%。環境監管方面,僅今年以來,全省就立案查處違法案件6294起,立案偵辦環境犯罪案件18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69人,同比上升77%和30%,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
下一步,江蘇環保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實施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擴大主要污染物控制種類和范圍,總量“限高”,強度“控額”,從根本上減少污染排放;要嚴格控制“兩高一資”行業發展,引導和倒逼產業“綠化”。
“近年來,全省PM2.5平均濃度進入下降通道,重污染天氣有所減少,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根治大氣污染是一個長期、艱苦而復雜的過程,特別是冬季。”蔣巍坦言,冬天一旦遭遇極端不利氣象條件,很容易出現重污染天氣,這種情況在現階段還難以避免。
蔣巍介紹,為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江蘇省政府于10月份專門下發了關于加強冬季重污染天氣應急防控工作的通知,13個省轄市也全部制定了今冬明春空氣質量應急管控方案。根據方案要求,各地要嚴格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面向社會公開停產限產企業、停工工地等應急管控名單,做到好操作、能監督;要把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提前到48小時,能夠第一時間啟動預案。
一旦PM2.5濃度降幅連續兩周低于7%,各地將立即參照青奧保障模式,實施強制減排措施。同時,加強綠色發電調度,實行超低排放的機組優先發電,煤耗高、排污重的燃煤機組停產或減產,將秸稈禁燒巡查期延長至12月底。“應對重污染天氣,會對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一定影響,但是為了群眾健康,采取這些硬措施是必要的、值得的。我們也希望得到廣大群眾、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他表示。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