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產業界愈加重視環境保護和綠色可持續發展。其中,由廢舊高分子材料引發的“白色污染”問題,是人們一直以來關注的熱點之一。一方面,尋求開發更為環保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或者探索傳統高分子材料的無污染降解方法;另一方面,致力于提高廢舊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率。聚乙烯(PE)和等規聚丙烯(isotactic polypropylene,iPP)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塑料品種,約占世界塑料總量的2/3,年產量分別約為7000萬噸和5000千萬噸。雖然兩者在化學組成和聚合物結構上非常相似,但是卻彼此不混溶,這就使得回收PE和iPP制品時,必須經過分類處理后才能進行有效再利用。如果不分類而直接簡單混溶,所得材料呈脆性,沒有使用價值。而分類這兩種性質接近的塑料成本較高,附加值較低(約5%),同時也增加了能耗,不符合綠色化學的發展要求。
近日,美國明尼蘇達大學Frank S. Bates、康奈爾大學Anne M. LaPointe和Geoffrey W. Coates等人采用等選擇性(isoselective)烯烴聚合催化劑——吡啶基氨基鉿(pyridylamidohafnium catalyst)制備了PE/iPP多嵌段共聚物。該類多嵌段共聚物作為增容劑,能夠將商業化的PE與iPP進行有效粘結,解決了PE/iPP混合產品機械性能差的問題。
圖1. PE/iPP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圖片來源:Science
該嵌段聚合物具有交替的PE和iPP結構單元。當其與PE、iPP均聚物共混時,鏈段結構中的PE段、iPP段分別與純PE組分和純iPP組分融合,起到“粘合劑”的作用。研究團隊通過調節乙烯和丙烯的單體量、反應時間等參數進行嵌段聚合物結構的可控調節,分別制備了不同嵌段長度的PE/iPP二嵌段共聚物和四嵌段共聚物。為了評價這些嵌段共聚物對PE和iPP的粘合作用,研究團隊用熔融壓模法制備了PE/iPP以及PE/嵌段聚合物/iPP疊層結構材料,隨后進行剝離實驗。結果表明,不含“粘合劑”的疊層結構材料很容易就被剝離,而添加“粘合劑”——PE/iPP二嵌段聚合物和四嵌段共聚物——均能明顯提高疊層結構材料的剝離強度。對于二嵌段聚合物,大分子量的嵌段鏈段更容易進入PP/iPP微晶區,因此展現出更強的增容作用。而四嵌段共聚物的作用機制卻不同,其分子結構決定了一半的iPP段和PE段分別與熱力學不相容的聚合物相接觸,這意味著熔融壓合時的界面混合產生了纏結環,在層壓體冷卻時的結晶過程中,這些纏結環有效地將均聚物膜和嵌段共聚物膜“縫”在了一起(下圖)。
不同嵌段聚合物增容(粘合)后商業化PE/iPP的撕裂強度。圖片來源:Science
實驗結果證明,未添加PE/iPP多嵌段聚合物作增容劑的PE/iPP混合物,機械性能較差,而添加5 wt%四嵌段共聚物PP60PE80PP75PE90,則能有效的改善混合物的相容性(相分離產生的聚合物顆粒粒徑由2.2微米降低到0.55微米)。同時,添加嵌段共聚物后PE/iPP混合物的拉伸伸長率得到顯著改善,展現出優異的機械性能(如下圖)。
PE/iPP共混后的單軸拉伸伸長率測試。圖片來源:Science
總結
聚合物之間的相容性問題給PE/iPP的回收循環利用帶來了諸多問題。本文研究團隊通過新型催化劑的開發和利用,制備了結構和分子量可控的乙烯和丙烯的多嵌段聚合物。該嵌段聚合物與PE/iPP分別存在較強的界面作用,實現良好的界面增容效果,有效的解決了PE/iPP混合后的脆性問題。該研究中的嵌段聚合物界面增容機理能夠進一步擴展到其他相容性較差的聚合物體系,可用于高分子材料的高效回收利用或新型高性能復合材料的開發。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