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巴斯夫的上游配套設備和當年的規劃有了巨大變化,作為其上游原料的天然氣價格很高,苯等MDI原料采購半徑也相對較大,這使得成本將有所上漲。
8月26日,記者獲悉,全球最大的化工企業巴斯夫將于近日正式宣布,其獨資的重慶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一體化項目(簡稱重慶巴斯夫)近期正式投產。
重慶巴斯夫投資80億元、年產40萬噸MDI。2014年9月,巴斯夫執行董事會副主席薄睦樂曾向記者介紹,重慶巴斯夫項目于當年7月中旬完成了機械竣工,已經開始調試,將于2015年二季度投產。
巴斯夫聚氨酯(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湯國泰(Christian Tragut)表示,中國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市場,以MDI為原料的保溫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這一增長。
為了抓住MDI在西部地區的市場潛力,巴斯夫和重慶政府及主要客戶緊密合作,進一步擴大西部地區下游產品的生產和服務網絡。巴斯夫相信隨著汽車部件輕量化、建筑節能保溫及食品冷鏈儲運等重點領域的推廣應用,MDI將在整個西部地區有著廣闊的市場。重慶巴斯夫產能也將逐步提升。
然而有國內MDI領域的專家向記者表示,“重慶巴斯夫投產可能會面臨較大經營壓力。”
據他透露,目前重慶巴斯夫的上游配套設備和當年的規劃有了巨大變化,“作為其上游原料的天然氣價格很高,苯等MDI原料采購半徑也相對較大,這使得重慶巴斯夫成本將有所上漲”;而其銷售也面臨一個問題——“純MDI(附:純MDI和聚合MDI等都是該項目重要的產品)銷售現在主要是液體,目前重慶主要靠汽運,保存周期只有10天,如果純MDI送不到,會面臨較大損失。”
除此之外,目前MDI的市場也并不樂觀。有市場分析師表示,現在中國MDI產能已經嚴重過剩了,國內聚合MDI的價格從2015年1月的15800元/噸附近跌至目前的10000元/噸左右,跌幅近37%。
爭議原料問題
目前掌握MDI生產技術的公司就只有全球幾家生產企業,且生產區域也非常集中,這些企業都使用以苯胺為原料,其中萬華化學MDI產能居世界第一位,其次為拜耳、巴斯夫、亨斯曼、陶氏等5家企業,截至2014年底,全球MDI產能691萬噸。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