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社會關注的巴斯夫重慶MDI一體化項目,即將于今年二季度開始運行,這個世界最大的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簡稱“MDI”)一體化項目,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威脅,一直是長江流域民眾關注的焦點。
3月20日,在巴斯夫公司在上海為慶祝公司成立150周年、進入中國130周年所舉辦的“創益群英匯”上,巴斯夫大中華區總裁侯宇哲(Albert Heuser)對財新記者表示,整個項目將于2015年第二季度開始進入開車階段,和巴斯夫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美國北卡羅來納以及中國上海的MDI項目一樣,這個項目采用了全球最嚴格的環保標準。
重慶MDI一體化項目是由重慶化醫集團與巴斯夫歐洲公司于2007年簽約建設的世界最大的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一體化項目,總投資350億元,投產后預計每年銷售額達500億元人民幣。據當地政府預計,此項目將拉動重慶石油、天然氣化工等產業2000億元人民幣產值,有利于統籌川渝天然氣化工、石油化工產業發展,推動本地化工產業升級。
由于這個項目所在的重慶(長壽)化工園區位于長江上游,地理位置敏感,MDI一體化項目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社會輿論對此項目是否會對三峽庫區及整個長江中下游和南水北調受水區造成影響產生爭議。
化學工業雖然已經是現代社會賴以生存的基礎,但是在公眾心目中也總有一種環境破壞者的形象。對此侯宇哲對財新記者表示,公眾有這樣一種印象并不奇怪,作為化工公司只有一個解決辦法,一定要做到透明,一方面要堅持非常高的標準,并能夠付諸實施,一定要維持一個非常高的安全門檻。
另一方面要推動一些新的技術應用,并采用最新的技術。在他看來,這是對于整個化工行業的要求,而不僅是巴斯夫一家公司,一定要向公眾做好溝通工作,例如項目存在的意義在哪里,目的在哪里,公司、工廠現在到底在做什么樣的事情。
“巴斯夫的工廠有一個開門的政策,經常有開放日。”他說,巴斯夫會邀請一些鄰居到工廠里面來參觀,也包括有些基地設有社區咨詢委員會,邀請一些普通的公眾能夠參加,不僅是跟政府的監管部門打好關系,和普通老百姓也要做好清楚解釋工作。
他舉例說,巴斯夫在德國路德維希港的總部,是擁有3.6萬名員工的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就建在萊茵河邊上,河的兩岸就是100萬人的城市,而萊茵河也提供了德國和荷蘭幾乎一半人口的水源。因此在上世紀70年代初,他們主動建立了一個廢水處理廠,雖然當時的政府環保標準對此沒有硬性要求,廢水未經處理排放到萊茵河里,但是出于社會責任的考慮,他們主動做了這件事。
在當時歐洲的很多城市都還沒有污水處理廠,巴斯夫的污水處理技術后來還被大面積推廣。另一個思路,就是盡量采用廢水回用技術,這在很大程度上更節約了公司的成本。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