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山東省商務廳聯合中國駐東盟使團在煙臺舉行山東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合作說明會。印度尼西亞、緬甸、老撾、巴基斯坦、蘇丹、柬埔寨、波蘭、沙特等沿線8國駐華商務參贊分別做了投資推介,萬華集團等省內重點企業也在會上分享了“走出去”的經驗。
煙臺是“海上絲綢之路”首航地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時,分別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大倡議,得到沿線國家的積極響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造就了煙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源遠流長的合作。”孟凡利市長在會上介紹,早在秦漢時期,中國第一次通過海上對外開放就是從煙臺(古稱登州)開始的,煙臺作為“東方海上絲綢之路”的首航地,在“一帶一路”歷史形成和發展中扮演過重要角色。全省的投資合作說明會能在煙臺召開,也印證了煙臺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快速健康發展的經濟實力。
煙臺產業門類齊全,工業制造和農業產業化水平較高,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快工業化進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高度契合。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項目1000多個,實際使用外資15億多美元。其中,2013年實際使用沿線國家外資2億美元,雙方貿易額近150億美元,分別占全市的12.4%和30%。煙臺企業已累計在“一帶一路”40多個沿線國家投資合作項目131個,中方協議投資額7.3億美元,主要分布在俄羅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國家和地區,涉及園區開發、承包工程、資源開采、加工制造、研發設計、營銷網絡、航運物流、地產開發、商貿服務、旅游等諸多領域。其中,今年上半年我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增長61.5%。“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經成為煙臺市重要的對外合作區域,為煙臺市開放型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萬華“走出去”令匈牙利企業扭虧為盈
在會上,萬華集團作為中方企業代表,進行了推介境外園區和項目交流發言。中國匈牙利寶思德經貿合作區是由亞太最大的聚氨酯企業———萬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主導開發的以化工、輕工、機械制造、物流等為核心產業的加工制造基地。目前,園區已累計完成項目投資超過15億歐元,擁有工業用地4.2平方公里,成員企業51家,3000余名技能良好的化學品運營和制造團隊。下步園區規劃總投資約30億美元,配套建設生產區、物流區、生活服務區,力爭新增銷售收入35億美元,帶動當地就業2000-3000人,吸引國內15家以上企業入駐,為我國“走出去”企業搭建良好的海外發展平臺。
萬華實業集團總裁丁建生表示,萬華投資在歐盟當中的地理中心匈牙利,它屬于絲綢之路的終點。進入了匈牙利就相當于進入了5億人口歐盟的一個大市場。
“萬華在剛收購寶思德工業園時,該公司處于虧損狀態,在中匈雙方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一系列的輸出和整合,在歐盟的經濟形勢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我們實現了扭虧為盈,今年前七個月已經盈利3100萬歐元,贏得了中匈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尊重。”丁建生向記者介紹。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