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其公布消息至今,已有新華網、人民網、解放日報、鳳凰網、搜狐、網易、新浪、文匯報、經濟觀察網、和訊網、中國經濟網、中國證券網、一財網等國內知名主流和財經媒體以及PUWORLD等行業媒體均對這則消息進行了報道。
同時,截至目前,BBC 新聞、路透社、華爾街日報、道瓊斯通訊社、Bloomberg、platts、RTT 新聞、彭博、BFM radio、Boursorama 、Birmingham Star 、Auto Motor und Sport 等不同其他國家的媒體也發表了此則消息的相關報道,媒體人員稱,這說明了國外媒體對拜耳在中國投資的關注。
報道稱,按照計劃,聚氨酯原材料MDI的產能將增加一倍以上,年產能達到100萬噸。據拜耳人員介紹,未來的100萬噸產能包括:將在上海基地已有的35萬噸的基礎上擴建至50萬噸和將新建的另外50萬噸產能。這些裝置的確計劃落戶上海基地。
一些市場人士對該公司擴建項目并不看好。
總工程師黃先生表示, 在上海、重慶以及長江和黃河的上游地區由于其達到上限或人口密集等原因,建設大產能的MDI項目幾率極小。他還肯定地表示,如果擴能項目建在上海是不可能的。
針對這一觀點,拜耳相關人員表示,擴建和新建產能的計劃是與上海市政府委托的上海市信息和經濟化委員會簽署的一項合作備忘錄中的一部分。對于審批程序,拜耳和上海市政府已是戰略伙伴關系,雙方會共同推進項目的前進。
據介紹,中國目前MDI已投產產能達110萬噸左右,加上每年從外部進口的聚合MDI,已經能充分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此外,巴斯夫、亨斯邁以及煙臺萬華等掌握MDI技術的生產廠商近年內新建或擴產的計劃較為集中,同時據市場消息,一些如中國化工集團等企業也將于掌握技術的廠商進行合作。從目前企業公布的擴產意向分析,如全部建成投產,未來國內MDI產能將增加近百萬噸。
一位市場人士稱,目前中國MDI、TDI、PPG等聚氨酯原料市場均呈現出過剩局面,拜耳等企業不斷的擴建將導致中國的MDI產能進一步過剩,也擠壓了煙臺萬華和一些擬建MDI國內廠商的市場。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未來中國MDI的市場需求雖然會保持較快增長,但按照這些企業的規劃,仍將跟不上這種擴張速度。
對于為何在國內市場已經過剩的情況下仍然建設MDI擴建和新建項目,拜耳相關人員稱,對于MDI市場國家等有關方面會進行規劃。對于此次擴能計劃,難以在此方面做出評論。
針對未來將進一步出現的過剩局面,專家建議,國內的聚氨酯行業亟需“走出去”,先走出去的企業必定會獲得發展良機。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