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拜耳材料科技中國區聚氨酯業務副總裁布希博士告訴記者:“我們高度重視對聚碳酸酯(PC)、聚氨酯(PU)應用市場的開發,以拓展‘下游’、釋放‘上游’延伸產業鏈,實現供應商、客戶,以及客戶的客戶多方共贏。”
在德國塑料展K展上,拜耳展示了多款車用新材料、新技術。其中,帶夾層支撐結構的全新PU車頂模塊,具有優異的抗彎強度和尺寸穩定性,由兩層玻璃纖維氈組成,中間鋪設PC或紙基蜂窩芯材,車頂邊緣夾層結構由BaypregPU噴涂系統完成,可在固體狀態下加工并使用長玻璃纖維加固,極大地提高了整個車頂模塊的機械負荷能力。首次亮相的用模克隆PC制造的后擋板模塊,是帶有集成后燈的完整單部件后擋板,部件由PC涂層組成,擁有完全無縫的外層。通過用聚合物來替換車輛中能源密集的鋼鐵和玻璃成分,不僅能夠降低能源密集度,減少生產耗能,還能減輕車重30%~40%左右。目前,拜耳材料科技開始在中國市場推出這些最新科技成果。
中國的新興汽車市場規模龐大,增長潛力無限,同時面臨節能減排和汽車電氣化的轉型和挑戰。有專家預測,到2019年國內汽車市場的產量和需求預計將增長3倍,到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2億。拜耳材料科技中國汽車業務總經理雷煥麗分析說,秉承“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公司愿景,拜耳材料科技致力于推動中國汽車行業的不斷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促進并提供創新解決方案。今年4月拜耳材料科技與上海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建立合作關系,共同促進本土合作及整個中國汽車市場的創新,并于5月在上海成立了拜耳汽車技術中心。
拜耳材料科技的汽車業務明確了兩個重點。一是致力于生產高端、量身訂制的材料,與汽車生產商合作改進生產流程,滿足整個行業對高質量、高效率及高性能的材料需求。通過推出輕質、阻燃型復合材料使車重從目前減少10%提高到減少達30%,并為電動汽車的電池模塊,開發高強度、輕量化的底座,和溫度系數佳的輕型外殼復合材料。
二是提供系統的綠色解決方案。針對材料和汽車廠商的設計過程,開發革命性的方法。包括:提供PC的汽車玻璃解決方案,實現連續化生產過程。推行并完善已開發的模塊結構,采用PU系統制成的復合材料,生產輕質而堅硬的車身部件。發揮模克隆能夠提供無限設計空間的特性,設計制具有輕巧特性的新一代車頂。
布希博士表示:“拜耳材料科技的汽車業務將會進一步做大。公司一直在密切關注整個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和中國政府的規劃和政策,隨著拜耳一體化基地的投運和汽車技術中心的啟動,我們將用全球專知的新材料、新技術來推動中國市場發展,并與各大汽車制造商合作,共同推進中國汽車工業走在世界前列。”
據了解,拜耳提出在中國建拜耳全球第三大基地的規劃,至2012年將共投資21億歐元,在位于上海化工區的拜耳一體化基地建有世界級的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甲苯二異氫酸酯(TDI)、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和PC生產裝置。此外,為方便客戶,拜耳還在研發方面進行了巨額投資,計劃在上海,廣州、青島和重慶等地,設立技術中心和色彩設計中心。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