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總體概覽
中國膠粘劑和膠粘帶工業協會秘書處
備受關注的國際盛會——第六屆亞洲地區膠粘劑大會暨第21屆中國膠粘劑和膠粘帶行業年會于9月19日在上海龍之夢大酒店圓滿閉幕。為期兩整天的會議共吸引了來自日本、韓國、臺灣、歐洲、美國、孟加拉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膠粘劑行業協會、世界各地膠粘劑、密封劑和膠粘帶的生產企業代表、工程師及技術人員、原料供應商、經銷商、設備制造商以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共計1000多人參會。
本屆會議以“新科技,創未來”為主題,精心安排了76篇專題報告,邀請了國際各膠粘劑協會以及國內外的知名企業代表和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帶來滿滿的干貨。內容主要涉及世界范圍內各膠種的最新進展、市場信息、發展趨勢,以及目前最新、最熱研究領域的學術研究及科研成果。
中國膠粘劑和膠粘帶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栩致大會開幕詞。他對世界各膠粘劑協會以及各贊助合作伙伴表示感謝,并希望各參會代表能充分利用這千人相聚的國際盛會機會,互動交流,把握趨勢、找準方向、形成合力,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爭取謀求更大更快的發展。
會議按照慣例,18日上午為主會場,全體代表參加;18日下午及19日全天,大會分四個分會場同時進行,與會代表可以串場聆聽自己感興趣的報告。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年會恰逢國際會議,國際范兒十足。協會秘書處精心組織高質量報告,并將展板、會議手冊、論文集、通訊錄均采用英文為主、中文為輔的形式。為方便各國參會代表聆聽,協會還特意安排了會議全程英文、中文同聲傳譯。另外,根據報告內容分為“膠粘劑應用與研究、膠粘劑技術、壓敏膠及制品、原材料供應”四個分會場,部分分會場又設企業專場,例如:科思創分會場——“遇見未來”創新膠粘劑技術專場、鐘淵化學建筑工業化用膠專場、漢高膠粘劑技術專場等。會場外,瓦克、科思創、鐘化、長興等企業設立展臺或資料臺,便于進一步交流;巴斯夫組織創新壓敏膠技術研討會、科思創組織“遇見未來”科思創之夜客戶答謝晚宴等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年會的氣氛,并促進了參會代表間的交流與溝通。
由于篇幅較長(涉及五部分——主會場以及四個分會場),所以秘書處將文章分兩天分享給各位讀者。
行業協會齊聚首 共話新發展
——18日上午主會場
中國膠粘劑和膠粘帶工業協會 劉鵬程
發展是人類文明永恒的話題。“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全新的發展觀,成為人類發展的必然。當跨國企業經歷了所在國發展經濟的黃金期,走過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吃過了環境惡化甚至生態危機帶來的苦果,最終憑借自身的經驗和技術優勢,開始大力倡導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減少碳足跡、循環經濟等健康的發展模式,為行業發展開辟了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在膠粘劑行業,瓦克、漢高、波士膠、西卡、科思創、3M等為代表的跨國企業通過自身的示范帶頭作用,在帶動國內膠粘劑和膠粘帶企業向前發展的同時,也給予這些企業轉型升級的壓力,最終促使整個行業朝著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邁進。
在18日大會開幕的主旨演講中,瓦克化學(中國)有限公司聚合物部門大中華區業務總監梅林從瓦克化學的視野,解讀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并重點介紹瓦克化學致力于可持續發展的歷程、應用案例及公司2022年三大目標。
談到可持續發展,就必然會談到“環保”。隨著世界范圍內環保政策的日益嚴苛,提高生活環境質量的呼聲不斷,膠粘劑行業傳統大戶——溶劑類膠粘劑不斷沒落,水基型、無溶劑型、熱熔型等環保類膠粘劑大放異彩。在本屆會議中,來自日本接著劑工業會副會長MikioMurakami、韓國接著產業協會技術顧問/理事Hyun-JoongKim、臺灣合成樹脂接著劑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施仁政、中國膠粘劑和膠粘帶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栩分別講述了亞洲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均印證了此情況。例如在2017年,我國銷售膠粘劑產品788.7萬噸,銷售額達到987.8億元。其中水基型膠粘劑總銷售量已達461.95萬噸,占我國膠粘劑總量的58.6%,已穩占半壁江山;環保類膠粘劑增長較快,例如SBC類熱熔膠(增長14.3%)、聚烯烴類熱熔膠(增長12.6%)、EVA類熱熔膠(增長11.1%);溶劑型膠粘劑銷售量不斷下跌,如溶劑型氯丁膠粘劑(下降6.8%)、溶劑型SBS膠粘劑(下降2.6%)等。
在日本,近兩年來,水性膠粘劑、甲醛樹脂等環保型膠粘劑產品成為了日本市場的主流產品,溶劑型膠粘劑已經成為日本市場上占有率墊底的產品之一,且其市場份額仍在逐年減少。在韓國,2017年韓國膠粘劑銷量達到了67.9萬噸,銷售額20.8億美元。在這些產品中,水基型膠粘劑占到所有產品的36.2%,而溶劑型膠粘劑僅有4%左右。在臺灣,2017年臺灣膠粘劑銷量達到50.5萬噸,銷售額達到371.6億新臺幣,其中,水基型膠粘劑占總銷量的38.0%,反應型膠粘劑達到22.4%,壓敏膠為13.3%,而溶劑型膠粘劑僅為7.4%。這均體現了產業調整和市場追捧的趨勢,讓膠粘劑行業逐步朝著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不斷前進。
各國及地區法規和標準的出臺更是不斷助推環保化進展。在中國,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環保和產業政策,與膠粘劑和膠帶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例如,國家和地方相繼出臺各類環保行動、多輪環保督查、化工園區遭撤銷和整頓等,讓包括膠粘劑行業在內的化工企業面臨日趨嚴峻的轉型升級考驗。在日本,日本接著劑工業會推出了不含甲醛產品認證(F4認證),以及VOCs推薦一致性標準,并推出了食品包裝膠粘劑負面清單、家居用品包裝指南、勞工安全調查等,保證膠粘劑在生產、使用過程中,都必須對人體以及環境沒有損害。在臺灣地區,進行生產的李維斯、HM、ZARA、優衣庫、阿迪達斯、李寧、耐克等多家服裝品牌都已經承諾,在2020年以前全面消除含有害化學物質膠粘劑的使用。在歐美,美國膠粘劑及密封劑委員會主席WilliamAllmond和歐洲膠粘劑與密封劑工業協會秘書長PhilipBruce,分別講述歐美地區繁瑣法規以及大力倡導的循環經濟,即“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在諸如塑料、酒瓶、膠粘帶回收時,膠粘劑是否容易脫除,是否有利于資源回收等問題對膠粘劑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辯證關系表明,科技創新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為科技創新的方向提供了指引作用,這與本屆會議主題“新科技、創未來”相呼應。由于膠粘劑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當今科技的創新總是離不開膠粘劑的身影,主流科技方向往往也是膠粘劑應用的新方向。在本屆會議中,六位國家及地區膠粘劑行業協會領導人的市場報告分析中透露了膠粘劑科技的新方向、新領域。比如,在本屆會議上,汽車輕量化、新能源汽車、移動終端、電子顯示屏、食品軟包裝、快遞業、高性能膠粘劑成為最頻繁提到的字眼兒,也是今后一段時間膠粘劑在世界領域的共同話題。具體的膠粘劑、膠粘帶以及相關原料的技術前沿,參見下述各分會場詳情。
行業專家薈萃 把脈當今熱點
——膠粘劑應用與研究分會場
中國膠粘劑和膠粘帶工業協會 劉紅光
今年的膠粘劑應用與研究分會場,在濃濃的學術氛圍中吸引了大量聽眾,可容納500人的報告廳座無虛席,不少參會代表站著聆聽報告。會議分別由德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蕭向志、西卡(中國)有限公司技術服務總監王鵬飛和杭州仁和熱熔膠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慶芳主持,他們流利的英語水平、精湛的專業知識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很好地把控了現場的演講、交流氣氛。該會場旨在對膠粘劑的粘接機理及更廣闊的應用領域進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討,而大量來自國外的先進技術和應用報告更是引起與會者的濃厚興趣。
熱熔膠因其綠色環保的特質近幾年來一直是行業研究和應用的熱門話題,也是本次會議關注的熱點。來自臺灣、美國和韓國的科研人員著重從流變學理論研究探討熱熔膠的配方、初黏力、黏彈性等問題,不僅關注熱熔膠的應用領域,而且深入地研究其粘接機理,為國內從事熱熔膠研究的廠家提供了理論幫助。臺灣日邦樹脂股份有限公司錢世釧研究員作了題為“感壓膠的流變學與探針初黏力相關性分析探討”報告,將探針初黏力作為研究壓敏膠初黏力的工具,在不同溫度下測試其初黏力,改變接觸壓力、接觸時間、剝離速度三個參數并測定其初黏力的變化,并分析這些變化與流變分析數據中Tanδ的關聯性。臺灣沅鴻股份有限公司劉祖蔭經理講述了公司如何從TPR的硬質段和軟質段分別架橋,來改進TPR熱熔膠的耐熱性,并對其流變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軟段架橋可有效提高TPR熱熔膠50~100℃的耐熱性,但壓敏性也會大幅減低,硬段架橋而軟段不架橋可提高耐熱性和保持壓敏性。一般TPR熱熔膠在低溫-10℃就會喪失壓敏性,但是對軟段進行改性,可使其在-30℃仍有壓敏性。這對于國內從事TPR熱熔膠配方研究人員會有很大幫助。同樣來自臺灣德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汪欣惠研發經理講述了如何利用流變學原理開發無線射頻識別(RFID)標簽用熱熔壓敏膠。隨著物流業的快速發展,RFID廣泛用于庫存管理、進出識別、零售物品的智能識別等。熱熔膠的開發面臨著滿足粘貼多元化材料、良好的粘接性能和成本效益等多重要求,增加了膠粘劑配方設計的復雜性,用流變學來設計膠粘劑,可以縮短產品的開發周期,滿足客戶的各類需求以便應用于各種RFID上。大量的試驗證明用流變學原理設計RFID膠粘劑是快速可靠的實用工具。韓華公司的研究員DohyunByun也介紹了EVA熱熔膠的流變學分析。
來自美國TA儀器的李潤明博士主要從事流變及黏彈測量技術研究,擅長旋轉流變測量和動態力學分析。他以幽默的語言和深入淺出的理論講述了膠粘劑在不同條件下的流變性能,以有效評估膠粘劑的加工及使用性能,如溶劑膠粘劑的灌注、輸送、涂刷等性能及凝固行為特性,結構膠的施工溫度固化行為,熱熔膠的加工溫度、涂刷性能和使用溫度,壓敏膠的初黏、抗切和剝離性能等。通過測量配方的黏彈性能,可以提前獲取膠粘劑的各種性能,從而優化配方設計并大幅度縮短配方的研發周期。精彩的報告贏得了與會者的陣陣掌聲,大家意猶未盡地體味著流變學的深奧和神奇,他的報告也成為該會場中最受歡迎的報告之一。另一個引起極大關注的報告來自伊士曼(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的亞洲區市場經理黃源江作了有關低氣味熱熔膠開發的報告。在膠粘劑行業,特別是用于衛生用品的熱熔膠,氣味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生產企業。因為消費者特別是嬰幼兒父母,對氣味非常挑剔,而衛生用品中使用的熱熔膠是導致成品產生氣味的原因之一,揮發性有機物(VOC)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最終熱熔膠的氣味水平。伊士曼已經建立了可以關聯氣味測試結果的分析方法,并開發了包括高芳香族和全氫化增黏樹脂、聚烯烴聚合物等。在場的許多代表都向黃經理提問:氣味的來源到底是什么物質?怎樣利用適當的方法來測試氣味?使用全氫化的增黏樹脂就能解決氣味問題?現場的氣氛非常熱烈,大家與黃經理一起探討這個熱熔膠企業難以回避的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汽車產業已成為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汽車用膠一直是膠粘劑和膠粘帶行業研發和應用的熱點。本次大會膠粘劑應用與研究分會場的許多報告都與汽車用膠有關。瑞士西卡技術股份集團首席科學家曲軍博士介紹了西卡公司具有創新性的膠粘劑體系。傳統的單組分室溫固化聚氨酯固化完全依賴環境溫度和空氣濕度,固化時間長,膠接面不均勻,影響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新研制的快速固化技術產品可以在3~5小時實現完全固化,不僅對汽車和交通運輸主機廠,而且在售后維修市場的應用也具有重要意義。汽車的輕量化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減輕對環境的污染,越來越多的合成材料被用于汽車制造業,這些不同材料在溫度變化時產生不同的熱脹冷縮和內應力,導致粘接接頭破壞。西卡研制的新型結構膠粘劑不僅具有較高的彈性和剪切模量,而且具有相當高的抗沖擊能力,被大量用于輕量化車身的生產和制造中。富樂天山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的史偉同博士介紹了富樂膠粘劑產品在汽車領域的應用;3M中國有限公司、贏創特種化學(上海)有限公司和美國CVC熱固性特種材料有限公司的研發人員也都介紹了他們的產品在汽車膠領域的應用。
來自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的Hyun-JoongKim教授介紹了韓國下一代電子電器的粘接技術,特別是在柔性手提電腦、智能手機、可視超大屏幕、人工智能設備等新興領域的應用。新穎的技術和應用領域,為我國膠粘劑和膠粘帶從業者拓寬了研發和應用的思路。
國內知名膠粘劑企業如杭州之江有機硅化工有限公司、廣州市白云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等也分別介紹了他們的科研成果和產品應用。這些新穎的應用與研究為本分會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場面,不但能夠使大家更深入地掌握粘接理論,更好地為膠粘劑應用市場服務,而且也能夠推動產學研的緊密結合,助力膠粘劑行業的創新發展。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建站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