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正式發布了“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2017)和《指數報告(2017)》。這是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領域的第一個綜合發展指數,“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合作從此有了“晴雨表”。
6月1日,在第八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正式發布了“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2017)和《指數報告(2017)》。這是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領域的第一個綜合發展指數,“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合作從此有了“晴雨表”。根據指數報告統計,多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塑造經濟空間格局的重要途徑,主要集中于公路、鐵路的升級改造、高速公路網及鐵路網的構建。
下表為金聯創梳理近年來“一帶一路”部分重大工程項目,涵蓋了鐵路、公路、橋梁、碼頭、產業等多行業,給中國對外經濟帶來巨大利潤價值。
一帶一路途徑兩條主干線,一條是以陸上絲綢之路為主,途徑新疆、俄羅斯、中亞各國、東歐、西歐地區,另一條是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途徑福建、海南、越南、緬甸、新加坡、印度等東南亞、南亞各國,再翻轉一下非洲肯尼亞,然后經地中海進入歐洲。沿線國家有65個之多,給中國布局國際帶來巨大商機。我國與沿線國家來往密切,筆者選取了部分國家,通過數據可以發現,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呈現逐年遞增的狀態,未來在“一帶一路”帶領下,貿易額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整體呈波動上升態勢,市場需求旺盛。以公路為例,巴西將新建公路7919公里,維修公路5.5萬公里,投資總額661億亞雷爾(約合1300億元人民幣);波蘭則計劃在2020年之前,建成7200公里的高速公路和快速公路網絡;哈薩克斯坦計劃在2020年前,完成1.6萬公里國際級公路。
一帶一路途徑兩條主干線,一條是以陸上絲綢之路為主,途徑新疆、俄羅斯、中亞各國、東歐、西歐地區,另一條是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途徑福建、海南、越南、緬甸、新加坡、印度等東南亞、南亞各國,再翻轉一下非洲肯尼亞,然后經地中海進入歐洲。沿線國家有65個之多,給中國布局國際帶來巨大商機。
目前來看,項目雖多,然而資金缺口也較大。雖然有亞投行、絲路基金等,然而據專業機構估算,到2030年,全球基礎設施資金缺口將高達20萬億美元,這一問題在發展中國家尤為嚴重。每年在基礎設施領域內的投資需求約為2萬億美元,其中半數資金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由此可見,未來“一帶一路”發展仍有待更多資金投入。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