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度每股虧損0.03美元,每股經營利潤0.99美元,增長6%
•第四季度銷售額攀升14%,達130億美元,所有運營業務板塊均有增長
•第四季度的EBITDA為7.83億美元;經營性EBITDA增長10%,達26億美元
•全年每股收益為3.52美元;每股經營利潤增長7%,達3.72美元
•全年EBITDA為80億美元;經營性EBITDA增長2.12億美元,達98億美元
•2016年,通過支付股息和股票回購,向股東返還金額近30億美元
2016年第四季度業績摘要
•陶氏報表顯示每股虧損0.03美元,或每股經營利潤0.99美元(1)。與此相比,去年同期的每股收益為2.94美元,或每股經營利潤0.93美元。每股經營利潤則比去年同期上漲6%。
•本季度的GAAP業績受到“特定項目”的影響,主要是針對石棉相關事務主動進行的會計政策變更以及遺留環境問題整治活動所產生的費用。而影響去年同期業績的“特定項目”主要與業務組合管理活動產生的收益有關。
•銷售額為13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這受益于銷量的增長(包括收購道康寧有機硅業務)以及市場價格的穩定。排除收購有機硅業務帶來的影響,銷售額攀升3個百分點,除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外,其他所有運營業務板塊都實現增長。
•排除收購帶來的影響,銷量增長3%,除拉丁美洲之外,其他所有地理區域均取得增長。這些增長歸功于陶氏針對持續擴大的消費終端市場而不斷調整產品組合,主要增長來自于消費品解決方案(增長7%)、農業科學(增長5%)以及功能塑料(增長4%),所有這些數據均排除收購帶來的影響。
•經營性EBITDA(2)比去年同期上漲10%,達到26億美元,這受益于道康寧有機硅業務的貢獻、種子銷售的增長以及市場對陶氏差異化產品的需求,尤其是基礎設施、交通、電子產品以及消費者護理領域。這些增長充分抵消了原料和能源成本的升高以及計劃中的轉型活動所帶來的影響。
•本季度的生產率提高和成本節約貢獻金額共計6,000萬美元,使全年的貢獻達到3.13億美元,超過了2016年的目標。
•陶氏營運現金流為19億美元,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23億美元。現金流同比下降主要受到超過7.5億美元非經營性項目的影響。剔除這些項目的影響,營運現金流增加超過3億美元。公司本季度向股東返還金額超過10億美元,其中支付股息5.1億美元,股票回購5億美元。
•公司將所有的A系列可轉換永久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每年可以減少3.4億美元的優先股息支付開支,進一步改善了陶氏的資本結構。
•公司為獲得增長而實施的戰略投資獲得重要進展。陶氏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顯著突破:計劃中的與杜邦公司的合并案;道康寧有機硅業務的整合,這帶來了超過3.6億美元的年度成本協同效應;Sadara項目,在這一世界級規模的綜合制造基地完成了所有26個生產工廠的建設工程;路易斯安那州乙烯工廠擴建和德克薩斯州聚乙烯工廠擴建;德克薩斯州的新乙烯工廠建設工程超過90%已經完工。
評論
陶氏化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利偉誠(Andrew Liveris)表示:
“這是我們公司又一個實現業務強勁增長的季度,公司的同比收益和銷量繼續保持增長,也是我們連續17個季度實現每股經營利潤保持增長、連續13個季度銷量保持增長。第四季度和全年經營性EBITDA均創新高,本季度的營運現金流達19億美元。而且今年通過股票回購以及年度股息分紅向股東回報近30億美元,今年的股息分紅創歷史新高。
“從運營角度來看,我們以消費者為驅動的業務模式全年展現出強大而堅韌的生命力,沒有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通過市場聚焦和創新舉措,我們在許多下游業務板塊創下了全年經營性EBITDA的良好紀錄,包括汽車系統、建筑、電子材料以及陶氏益農。
“在戰略方面,我們為實現增長加大了投資。Sadara完成了世界級廠區規模的建設,最大的生產工廠已經啟動,26個生產設施也開始加快生產步伐。在美國墨西哥灣岸區,我們完成了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克薩斯州的產能擴建。我們還加快了道康寧有機硅業務的整合步伐,超額完成了我們預定的所有價值和協同效應目標,并將有機硅業務與陶氏化學既有的產品組合完美融合。
“簡而言之,即使在不景氣的經濟環境下,陶氏團隊在我們的重點領域繼續交出了滿意的答卷,經得起時間考驗,并再次證明了我們業務模式的堅韌而靈活的生命力。”
2016年全年業績摘要
•陶氏報表顯示全年每股收益3.52美元,或每股經營利潤3.72美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6.15美元,或每股經營利潤3.47美元。
•銷售額為48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
•報表顯示,銷量增長5%,剔除資產剝離和收購的影響,增長4%。這一業績反映出了廣泛的消費需求,幾乎所有地理區域都取得了增長——亞太(增長6%);歐洲、中東、非洲和印度(EMEAI)(增長4%);北美(增長3%);拉美(持平)。表現最突出的區域包括大中華區(增長11%)、歐洲(增長5%)和美國(增長4%)。
•EBITDA為80億美元。經營性EBITDA為9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12億美元,消費品解決方案、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和農業科學板塊的增長充分抵消了功能塑料、功能材料和化學品板塊的下滑。
•EBITDA利潤率(3)為17%。經營性EBITDA利潤率(4)增長了將近70個基點,達到了20%,其中消費品解決方案、農業科學和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板塊取得增長,這反映了針對消費端市場進一步調整業務組合的措施以及持續開展的生產率提高活動帶來的積極影響。
•陶氏本年度營運產生的現金流達55億美元,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75億美元。現金流的同比下降受到20多億美元非經營性項目的影響。剔除這些項目的影響,營運現金流增加2億多美元。
•2016年,陶氏的年度股息創下歷史新高,達每股1.84美元,公司通過支付股息(20億美元)和股票回購(9.16億美元)向股東回報將近30億美元。
•陶氏為實現增長而進行的投資活動在本年度取得重要進展。在美國墨西哥灣岸區,公司完成了路易斯安那州乙烯工廠和德克薩斯州氣相法聚乙烯工廠的擴建工程。此外,公司在德克薩斯州的新乙烯工廠的建設也已超過90%完工。在中東,合資公司Sadara的混合原料工廠和另兩處聚乙烯工廠投產,并在其世界級廠區規模上完成了所有26個生產工廠的建設工程。
•公司在6月1日完成了對道康寧公司有機硅業務的所有權重組,將總協同效應目標調高1億美元,增加到5億美元。這項交易立即對每股收益產生了增值,預計全面協同效應將對EBITDA貢獻超過10億美元。至2016年年底,陶氏已經實現了超過3.6億美元的年度成本協同效應。
•陶氏在與杜邦公司的合并計劃上取得了顯著進展,包括交易獲得了大多數股東的支持、公布了陶氏杜邦的高級領導團隊陣容、敲定了實現30億美元成本協同效應的計劃、并制訂了加快推進合并后進行分拆的時間表。
陶氏公布2016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
展望
在談及公司前景時,利偉誠表示:
“經濟好轉的勢頭已經初見端倪:在消費市場力量的持續推動下,借著美國新一屆政府承諾的結構性改革的東風,美國將進入增長模式。盡管政治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的緊張程度仍在增加,但歐洲也在逐步復蘇。中國正穩健地走在轉型道路上,而亞洲中產階級的持續強大也會繼續推動整個地區的需求增長。而最后,在拉美我們也看到了從低谷中復蘇的跡象,比如巴西,已經出現緩慢但穩定的增長勢頭。
“我們預計市場對陶氏產品組合的需求仍處于一個健康的發展態勢,尤其是包裝、基礎設施、消費者護理、電子、汽車以及農業等業務領域。站在過去數年所鑄就的堅實基礎上,我們已經為抓住世界各地增長機遇做好準備。而我們的戰略性投資——Sadara、道康寧以及美國墨西哥灣岸區項目——將成為我們的另一重保障,確保我們擁有整合優勢、提升收入、并帶來現金流。
“我們的業務組合已經經過優化,我們有信心實現穩定的每股收益和EBITDA增長。在過去四年中,我們的每股收益年增長率達18%,EBITDA年增長率達7%。在未來一年中,我們將繼續聚焦三個重點:實現我們的財務和運營計劃;完成陶氏杜邦合并交易并迅速推進分拆計劃;充分利用好我們戰略性的成長型項目。我們將繼續為客戶和股東取得強勁的財務表現。”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