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資源效率業務板塊的增長實力
• 提升以技術為導向的二氧化硅業務
• 高度互補的產品組合和區域分布
• 助力贏創產品組合的戰略性發展
埃森——贏創工業集團以6.3億美元收購了美國公司J.M.Huber(Huber)的二氧化硅業務。由此,贏創將拓展這一盈利和穩健的業務在北美及亞洲的市場地位。贏創工業集團董事長英凱師博士表示:“Huber的二氧化硅業務將極大地加強資源效率業務板塊的增長實力。此外,本次收購將為贏創產品組合的戰略性發展提供良機。”
Huber總裁及首席執行官Mike Marberry表示:“二氧化硅業務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是Huber的一部分,該業務為我們公司工程材料的全球擴展奠定了基礎。要分割這樣一項源遠流長的業務并非易事,但我們認為對于我們二氧化硅業務的客戶和員工來說,贏創都是極為合適的戰略之選。”
二氧化硅市場的特點是擁有多樣化的應用,并保持著4% 到6%的年增長率,高于市場的平均水平。Huber的業務主要面向消費品行業的應用,如牙科領域。截至目前,贏創的二氧化硅業務主要集中在工業應用方面,如輪胎和涂料行業。贏創負責集團戰略的董事會成員Christian Kullmann 表示:“贏創和Huber的二氧化硅業務互為補充,兩者結合將成為我們產品組合中的一大重要支柱。同時,Huber的二氧化硅業務主要集中在美國、中國和印度,從區域分布看兩者也相得益彰。”
2016財年,Huber 的二氧化硅業務預計將實現近3億美元的銷售額,調整后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預計為6千萬美元。據此,EBITDA利潤率有望超過20%。
通過生產、物流、采購,以及產品組合的優勢互補,贏創預計將產生2千萬美元的協同效應。贏創預計,2021年將完成全部的整合工作。
與資產交易相關的折舊會降低未來現金支付的稅金,凈現值約為8千萬美元。在此基礎上,包含協同效應和稅收影響在內的收購價格(企業價值)約為年度EBITDA的7倍,或除去協同效應和稅收影響的10.5倍。
本次交易計劃于2017年下半年完成,有待相關部門的批準。收購完成后的第一個完整財政年度,贏創的調整后每股收益有望提高。收購資金由贏創的自有資金和承諾信貸額度保障。
二氧化硅呈細微顆粒形態。基于不同的表面結構,將對最終產品性能產生顯著的影響。生產二氧化硅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有助于實現緊密持久的客戶關系。此外,生產過程中無需油基原料,這也與贏創注重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策略完美契合。
J.M. Huber公司成立于1883年,目前是全美最大的家族企業之一。創始者Joseph Maria Huber是一位德國移民。公司擁有廣泛的產品組合,業務涉及特種化學品、林業產品在內的眾多領域。目前,Huber在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4000名員工。其中,二氧化硅業務旗下擁有6個生產基地,員工約700名。
贏創是市場領先的二氧化硅供應商,為輪胎制造、油漆和涂料等行業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的二氧化硅產品作為流動助劑和載體,還應用于食品、化妝品、醫藥和硅樹脂等行業。
公司信息
贏創是一家來自德國的創新型工業集團,我們的核心業務——特種化工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提升業務盈利、保持企業價值的持續增長是贏創的核心戰略。我們將業務與全球大趨勢相結合, 即健康、營養、資源效率、全球化。贏創的發展得益于其創新實力和一體化技術平臺。贏創的業務遍及全球100 多個國家。2015 財年,贏創的33,500 多名員工創造了約135億歐元的銷售額,營業利潤(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達24.7億歐元。
贏創工業集團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開始在大中華區(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生產特種化工產品,并早在此之前就在這一地區有了廣泛的業務活動。贏創視大中華區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驅動力之一,并為實現業務在大中華區持續增長而不斷努力。贏創大中華區現約有3,000 名員工,2015 年總銷售額超過13億歐元。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