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聯恒異氰酸酯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化學工業區D1地塊。公司一期項目規模為粗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24萬噸/年,配套上游原料硝基苯24萬噸/年、苯胺18萬噸/年。一期項目于2008年2月通過環保驗收。由于下游產品需求擴大,公司一期項目24萬噸/年粗MDI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公司在不新增主要生產設施的情況下通過對一期現有的粗MDI裝置進行技術改造并延長生產時間,使其產能由24萬噸/年提升至35萬噸/年。項目總投資為9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約540萬元,環保投資約占項目總投資的60%。
廠區一角
本期擴建項目位于現有廠區內,通過對現有裝置進行改造實現。公司邀請專業機構對項目的環境影響進行了評價,通過對擴建前后廢氣、廢水、噪聲、固體廢物產生量變化情況對比,分析了項目對大氣、水、聲、地下水環境的影響,以及環境風險水平。通過評估得出擴建項目對環境影響的結論是:廢氣污染物的排放量總體有所減少,對大氣環境的影響總體有所下降;廢水的排放量有增加,由于廢水排放中法水務處理,增加水量仍在中法水務可接納能力內;噪聲源有少量的增加,但對廠界噪聲的影響基本沒有變化;固體廢物產生量與擴建前持平,且100%處理,可做到零排放,故固廢的影響沒有變化。本次擴建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與上海化學工業區區域的總體規劃和環保規劃相容,其選址布局合理;項目采取的環保措施切實可行、有效;污染物能做到達標排放;項目的建設不會降低區域的大氣、聲環境及地下水環境現狀等級;項目在有效落實風險管理及事故防范措施后,環境風險處于可以接受的水平。項目清潔生產水平能夠達到國際先進,滿足清潔生產的要求。在有效落實項目環評報告中提出的環保措施和風險防控措施后,從環保角度分析,本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
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經專家會議評審,已取得政府環保審批同意。項目建設嚴格執行環評批復對建設項目的環保“三同時”制度要求。落實MDA、MDI兩個工藝廢氣處理系統滿足《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上海市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規定要求;生產設備與管線連接件的無組織廢氣排放符合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上海市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規定;生產裝置的排水符合《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及與工業區污水處理廠的接收協議要求;工廠噪聲排放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危險廢物交有資質的企業專業化處理;工廠維護好防滲、防漏措施,避免地下水、土壤受污染;做好排放口規范化和排放的在線監測;完善、更新了工廠環境風險預防措施及應急預案。
日前,上海聯恒異氰酸酯有限公司正在制訂生產計劃、復核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確認安全生產條件,待時機成熟時投運35萬噸/年的生產負荷。運行期間,上海聯恒異氰酸酯有限公司將一如既往抓好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做好社會責任和經濟效益的長遠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