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將剛性半導體聚合物與較軟的材料結合在一起,斯坦福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制作出了像人體皮膚一樣可以拉伸、形成褶皺、自我愈合的半導體,能夠用于可穿戴設備、電子皮膚乃至柔性機器人。
這種新的聚合物在拉伸到原來尺寸的兩倍以后,仍然保持原有的導電性能,與非晶硅的導電性能一致(非晶硅是制作控制液晶顯示像素的晶體管陣列時會用到的材料)。
斯坦福大學化學工程師、研究項目負責人鮑哲南在接受c&en采訪時表示,制作彈性半導體聚合物一直以來都是個難題。“彈性材料的典型設計規(guī)則是讓它們更軟、更少結晶。” 但作為高性能半導體聚合物,一般需要高度結晶而且很硬,因此容易碎裂。
研究人員用兩種方法克服了這些難題。他們一開始使用含有二酮吡咯并吡咯(DPP)單元的聚合物——DPP中大量的碳鍵使其很硬、很多結晶。接著,在不改變聚合物整體導電性能的前提下,替換掉 5%~10%的DPP,減少碳鍵的數(shù)量,讓材料變得更軟。然后,研究人員再往其中加入另外一種更軟、很容易形成氫鍵的彈性聚合物。由此得到了一種全新的材料。拉伸這種新材料時,里面的化學鍵會斷開吸收機械能,而應力釋放時,這些鍵又會重新結合起來。
這種彈性晶體管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剛性的半導體,二是連接這些半導體的無定形鏈。拉伸時,無定形鏈間由氫鍵連接,收縮時氫鍵斷裂吸收機械應力。來源:Nature/cen.acs.org
伊利諾伊大學材料科學家 John Rogers 在接受c&en采訪時表示:“彈力力學和高效電荷傳輸通常不會出現(xiàn)在一起。”斯坦福大學團隊開發(fā)出了“看上去兼具這兩種性能的巧妙化學物質”。
在經(jīng)過1000次拉伸循環(huán)后(拉伸至雙倍尺寸又重新縮回),這種新材料開始出現(xiàn)一些裂紋,導電性也輕微降低。不過,使用溶劑蒸汽處理150℃的熱板上加熱之后,該材料可以自我愈合,并且?guī)缀跬耆謴驮镜膶щ娦阅堋Q芯咳藛T使用該聚合物制造出可以穿在肘部和踝部的彈性晶體管。研究負責人Bao稱,其團隊正在從事將這種材料納入傳感器的研究,希望以后能開發(fā)出顯示器。
可伸縮聚合物導體和絕緣體已經(jīng)存在,“主要的挑戰(zhàn)是合成一個具有可拉伸性質的半導體。”供職于 UCLA 從事可伸縮電子學研究的 Qibing Pei告訴 c&en:“現(xiàn)在,這個問題看來已經(jīng)被斯坦福的研究人員破解了。”
來源:cen.acs.org、Nature
記者:Katherine Bourzac
譯者:聞菲、徐紅
編譯來源:http://cen.acs.org/articles/94/i46/healable-polymer-stretchable-electronics.html
Nature 539, 365–367 (17 November 2016) doi:10.1038/539365a)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wǎng)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ǎng)(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lián)眾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