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紡開發出了適于與金屬實施異種材料接合的、強度和剛性出色的玻璃纖維強化聚酰胺(PA)“GLAMIDE JF-30G”,并在“第六屆汽車輕量化技術展”(2016年1月13~15日)上展出(見圖)。雖然該產品為高密度填充玻璃纖維樹脂,但可與鋁合金等金屬直接強力接合。該公司將充分運用樹脂部分具有高強度高剛性的特性,力爭在汽車車身骨架及轉向構件等領域實用化。該公司認為,通過將鋼制部件的一部分換成樹脂,有助于實現輕量化。
玻璃纖維強化PA(貼有JF-30G標簽)與金屬直接接合的試驗樣片。玻璃纖維的填充率高,因此強度和剛性出色。
新型玻璃纖維強化PA在PA6或PA66中按重量比例添加了70%的玻璃纖維。將玻璃纖維的填充率提高到了“業界最高水平”(東洋紡),并同時使玻璃纖維均勻分散在樹脂中。通過這一舉措,獲得了在提高強度及剛性的同時曲翹也較少的外觀品質出色的成型品。彎曲強度達到480MPa,彎曲彈性模量達到 28GPa。
而以往的通用玻璃纖維強化PA、也就是按重量比例含30%玻璃纖維的PA6,其彎曲強度只有240MPa,彎曲彈性模量只有8.5GPa。也就是說,新型玻璃纖維強化PA與以往的通用玻璃纖維強化PA相比,彎曲強度提高了1倍,彎曲彈性模提高了1.5倍多。
新型玻璃纖維強化PA與金屬的接合機理是“錨定效應”。具體使用的是大成PLAS(總部:東京)的異種材料接合技術“NMT(Nano Molding Technology)”。操作時先將金屬制工件浸漬到化學藥液中實施表面處理,在金屬制工件的表面大量形成nm尺寸的微細孔洞。接著將該金屬制工件放入模具,射出新型玻璃纖維強化PA,實施嵌入成型。這樣,熔融樹脂就會進入向微細孔洞并固化,像楔子一樣發揮作用,由此使金屬和玻璃纖維強化PA強力接合在一起。
新型PA提高了流動性。容易穿透玻璃纖維的間隙,流入金屬制工件表面的微細孔洞。而且還優化了結晶化速度,可使樹脂在進入微細孔洞后凝固。而以往的PA由于流動性較低,很難流過玻璃纖維的間隙,并且有時在進入微細孔洞前就會凝固。因此,金屬與以往的PA的接合強度較低。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