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又一個“全球第一”將誕生。
7月1日,申遠一期年產40萬噸聚酰胺一體化項目將試投產,成為全球最大的己內酰胺、聚酰胺一體化生產基地。“項目的投產將改變高端己內酰胺產品依賴進口的局面,大大降低福州紡織業成本,甚至改變國內紡織產業格局。”福建申遠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全部經理曾少寧說。
6月27日,記者來到連江縣可門港工業區,探秘申遠一期。數萬米長的管道蜿蜒交疊,架構出一座占地5000余畝的工業“城堡”,整裝待發的工人們躍躍欲試,為試投產進行最后的準備。
先進:融合多項國外生產工藝
申遠項目總投資400億元,計劃建設年產100萬噸聚酰胺一體化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年產值可達250億元,每年實現稅收15億元。曾少寧介紹,這個“大塊頭”還有“大智慧”!
他告訴記者,該項目以氫氣和苯酚為主原料,二者反應生成環己酮,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后產生己內酰胺,并可聚合形成聚酰胺。為了實現品質和效益“雙優”,申遠融合了多項世界級先進的制造工藝。
引進荷蘭皇家帝斯曼公司的苯酚法環己酮生產技術和安全環保的HPO® plus技術,實現100%轉化無污染,并將副產品硫銨的數量降低,從而提高產品質量;引進瑞士伍德伊文達-菲瑟公司的VK管式反應聚酰胺專利技術,提高裝置生產的規模效應,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投資建設成本,降低三廢排放。
環保:保護生態打造綠色工廠
為了保護當地生態,申遠提出建設綠色工廠的目標。
申遠工廠南邊,是處理三廢的焚燒爐。工廠所有廢氣廢液通過管道輸送到這里進行焚燒,轉化為熱能循環利用。“廢氣廢液經過焚燒后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全部符合環保標準。而焚燒顆粒物經布袋除塵器過濾,可回收再利用。”曾少寧說。
環己酮轉化為己內酰胺時會產生副產品——硫銨,可別小看它。硫銨是一種優質氮肥,將被出口到東南亞,用于修復和改良當地堿性土地。硫銨的輸送和包裝過程采用全封閉式操作,確保不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
申遠項目所在的可門工業區聚集了不少工業企業,為使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實現同頻共振,工業區專門建設污水處理廠,申遠項目的廢水廢液將在這里進行二次凈化。
安全:創下2000萬無損安全人工時
2013年,申遠一期啟動建設,全過程堅持歐美的安全管理標準。據統計,截至6月底,項目建設累計達到2000萬無損安全人工時。“這個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世界級的紀錄。”曾少寧說。
記者探訪申遠工廠時發現,每一名工人的安全帽上都有一定數量的帽貼,帽貼上面標注著受限區域、高空作業、入場培訓等字樣。“一個帽貼代表工人經過培訓,被允許進入相應區域。”曾少寧告訴記者,申遠的工人都經過嚴格的培訓和選拔。以焊接為例,培訓后的錄取率不及十分之三。“為防原料等泄漏,我們對管道焊接的要求非常高,每一個焊接處都貼有二維碼,焊接信息一掃便知,責任落實到個人。”
羅增昌是硫銨裝置三輪班班長,當天,他負責在裝卸區巡檢。在他胸前掛著一個便攜式檢測儀,上面有4個探頭,可以即時得知空氣中甲烷、硫化氮等的含量。“一旦檢測儀發出聲光報警,我們就通知人員往上風向撤離。”據悉,申遠工廠的生產監控、消防控制、中央控制、安防監控密度低于100米/個,各個監控系統24小時專人值班。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