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公司動態事項公司發布2016年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2016年1-9月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621.12-8207.36萬元,上年同期為5862.4萬元,變動幅度約為30-40%。預期2016年7-9月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21.63-1907.87萬元,上年同期為1086.53萬元,變動幅度為22-76%。同時,公司預計2016年1-9月,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1200-1400萬元。
公司點評:有機硅膠+聚氨酯膠提供業績支撐點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有機硅膠業務和聚氨酯膠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6億元和0.6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18.48%和-5.66%,主營占比分別為46.8%和10.8%。盡管聚氨酯膠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出現小幅下滑,但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2.68個百分點,達到36.15%,盈利能力得到改善。
傳統膠粘劑和密封膠主要用于包裝、電子電器、儀器儀表、交通運輸、建筑、醫療器械、航空航天等領域的生產過程中。同時在乘用車、高鐵、軌交、風電、太陽能燈新興產業中具有極大的增長潛力。
膠粘劑行業由于產品用途廣泛,因此生產廠商很難實現產品的全面覆蓋,這也直接導致了行業整體集中度不高的現象。公司在行業中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市場競爭力較強,品牌效應較好。
轉型布局初見成效,產品覆蓋面繼續擴大公司前期在膠粘劑產品轉型方面進行了大量投入,在汽車行業,公司從整車及汽車后市場入手,推出車用膠粘劑、潤滑油等進口替代產品;在軌交方面,已經實現對五大主機廠、十大零部件龍頭廠商全面覆蓋;在電子/微電子領域,聚焦重點行業及標桿客戶,包括Philips照明、foxconn等在內的客戶均取得突破;在高端建筑膠領域,推出高端玻璃幕墻膠,新增產品獲臺玻、南玻等標桿客戶認可,此類業務于2015年實現4798.47萬元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3.45%;在軟包裝膠領域,掌握關鍵技術及配方,打造了國內領先的系列無溶劑環保產品,與金石包裝等行業內軟包裝龍頭建立穩定的供貨關系,于2015年產生4163.85萬元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7.31%;在水處理膠領域,掌握3各系列7種產品配方,通過標桿客戶的性能測試,并對碧水源(18.510, 0.00, 0.00%)等重要客戶進行穩定批量供貨,于2015年產生765.88萬元銷售收入。
公司布局產業多數為穩定增長領域和潛在爆發力較大領域,并且由于以往膠粘劑高端產品配方多為外資企業控制,因此,進口替代空間較大。
“光伏十三五”春風助力開拓新增長點公司2016年半年報中披露,非膠類產品上半年營業收入約為1.8億元,同比增長21.27%,其中太陽能電池背膜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97.67%。
國家能源局下發《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在2020年實現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5億千瓦的發展指標,其中地面電站800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7000萬千瓦。
今年上半年的太陽能電池背膜產品銷售的高速增長較大原因是受6.30搶裝潮的影響,預期在今年下半年光伏行業將遇冷,此項業務存在受影響的可能。但“十三五”期間計劃光伏裝機容量達到28.28%的年復合增長率,仍將在未來給公司此項業務帶來較大的增長潛力。
投資建議綜合以上所述,我們認為公司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成長性較高的企業之一。目前,膠粘劑和太陽能電池背膜業務為主營業務。膠粘劑業務依托有機硅膠和聚氨酯膠兩大主力,憑借行業內多年的經驗積累和客戶資源積累,較好的形成了業績穩定支撐點。在此基礎上,公司布局重點行業和新興領域,產品升級和太陽能電池背膜業務得以順利開展,并有望和已經拓展為新的業績爆發點。
因此,我們認為在傳統、“傳統+”和光伏背膜的“一個支撐,兩個爆發點”的邏輯支持下,公司核心競爭力及盈利能力將持續得到提升。
.盈利預測與估值我們預計公司2016-2017年的每股EPS分別為0.27和0.31元,對應PE分別為47.96和41.77倍,對公司首次進行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