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硅材料廣泛應用于國防、科技直至日用化學品等國民經濟各領域,有機硅工業發達與否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日本把有機硅的開發列為把握二十一世紀技術產業的關鍵技術,確定為關系國家大事的“下一代計劃”。到目前為止,發達國家的有機硅增長速度仍為約兩倍于當地GDP的增長速度。
有機硅產品分上游產品和下游產品,上游產品是下游產品生產的原料。到目前為止,我國有機硅上游產品(單體)產能已達200萬噸,但發展極不平衡,上游產品(單體)嚴重過剩,而下游產品開發嚴重不足,以至于每年還有約40%的有機硅下游產品依靠進口(均屬于附加值很高的高端產品)。
有機硅行業是以下游產品開發為中心帶動單體合成來發展的,在我國具有單體集中生產,下游分散深加工的特點。下游產品開發得比較好的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蘇、廣東等地。有機硅下游產品有著廣泛的應用領域,具有極高的附加值,通過強化附加值高的下游產品的創新開發和應用研究。目前世界有機硅下游產品的品種已超過10000種,我國生產的產品約500種,開發空間非常大。下游產品的生產屬于精細化工,一般規模不大,同一種產品有不同的指標系統,同一種指標系統,指標參數又是不停地變化著(根據市場需要),因此,下游產品屬于常做常新。這就意味生產行業和企業必須適用市場,不斷研發,不斷更新配方和工藝條件。上游企業的研發主要集中在工程技術上,而下游產品的開發及相關研究需要在更高的研發平臺上完成,即需要集化學(配方)、化工(工程)以及應用技術研究三位一體并服務于企業的特定的研發機構支持。這樣才能形成完整的開發鏈條,以滿足于市場日益變化和增長的需要。
在我國下游產品開發得比較好、產品市場占有率高的地方都設立了下游產品開發中心,例如浙江有機硅工程研究開發中心(新安集團)、浙江巨化集團科創中心。這些開發中心為本地的下游產品開發和下游產品企業的生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因此為培育有機硅產業,壯大下游產品,設立九江市有機硅下游產品開發中心十分必要。
九江市設立有機硅下游產品開發中心有四個有利條件。一是省市均把有機硅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的產業,尤其是九江市開展“新工業十年行動”創新發展十分必要。并且在產業培育和引導方面出臺了實質性的優惠政策;二是有一個領軍人物。中國有機硅工業化的先驅者和奠基人楊成勇同志,他已在九江領辦有機硅下游產品的開發和生產。他開發的球型硅樹脂和特種硅烷在全國領先。并且他與中國石油化工聯合會、浙江大學、天津大學等有緊密的聯系和技術合作。他也曾是星火化工廠的廠長和上市公司星辰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首任總經理,多次獲得“江西省優秀廠長(經理)”稱號,并獲得第十屆“江西十大杰出青年”;三是星火有機硅單體生產亞洲第一,使下游產品獲得了成本優勢,并形成了一批下游產品生產的企業,成為下游產品開發的載體;四是九江學院就有機硅下游產品開發開展了一些基礎工作。
九江市設立有機硅下游產品開發中心的基本模式應該是以企業為主體,與院校結合聯姻,實行官助民辦性質,自我發展、自負盈虧。具體操作上,政府為開發中心的設立資助一部分,借貸一部分;在人才引進政策上予以傾斜;在課題研究和產品開發成果上科技局、工信委等部門全力支持并協助企業向上申報重點課題和成果。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