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4日,歐洲私募基金CVC資本公司通過JP摩根公司以競價投標的形式將所持剩余的全部德國贏創工業集團(Evonik)股票打包出售,共計1980萬股,每股折扣價為25.5歐元,消息傳出后法蘭克福時間當日下午1點27分,贏創股票一度跌到25.64歐元/股,跌幅6.6%,但收盤回升至26歐元/股以上。
此前5月18日贏創公司年會上,CVC資本已經放棄了其在贏創董事會中的2個席位。
2007年,具有德國國有企業背景的魯爾集團一分為二,總部設在德國赫恩(Herne)的魯爾股份公司繼續負責煤礦開采及加工業務,而通過資產合并以德國埃森為總部成立的贏創工業集團則專注于特種化工業務,當時2家公司的唯一股東均為魯爾基金會(RAG Stifung)。
2008年,CVC資本取得了贏創25.1%股權,分析師計算的CVC資本投資額約為24億歐元,雖然這一交易實際上在2004年就受到受到了公開批評,有德國立委將CVC資本比作一只蝗蟲,但2008年達成協議后雙方仍認為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贏創為此還特別發布了一個微笑蝗蟲的宣傳頁,表示與新伙伴CVC的合作前景一片光明。
2012年,贏創公司決定在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RAG-Stiftung和CVC資本提出按2:1的比例拿出所持部分股票對公眾出售,共計總股本的12%,但IPO項目直到2013年4月才得以實現。
此后,2015年CVC資本開始了套現工作,其中包括3月以約29.15歐元/股出售了所持的3.9%贏創股票,5月以約31.85歐元/股再次出售了4.7%贏創股票,7月再次以約34.6歐元/股減持了3.2%,據分析人員計算,3次減持下來CVC共套現了約17.5億歐元。到2015年11月初,CVC再次出售了約2%的贏創股票,使其所持贏創股票比例降至了4.1%。
CVC大中華區掌門人、“紅籌之父”梁伯韜先生曾透露過:在CVC的內部有一個投資回報標準,年化收益率不低于25%,按照這一邏輯,如果不計算贏創公司每年的分紅,CVC資本在該公司的投入回報實際上并不能算得上令其滿意。
但是,德國MainFirst銀行分析師Andreas Heine認為,魯爾基金會將繼續維持其在贏創公司的股權,因為其為維持德國煤礦每年的成本開支要達到2億歐元左右,而贏創每年分紅回報率有4%左右,這在現階段全球低利率的大環境下屬于穩定的投資回報。
CVC資本成立于1981年,最初隸屬于花旗集團,直到1993年才通過管理層收購獨立出來,現在花旗集團依然是其重要的機構投資者。CVC的PE業務聚焦于收購基金模式,截至2012年底,其在歐洲和北美完成的收購項目超過250個,在亞太超過30個。
在中國,CVC資本已經開展了多項投資,在珠海中富、俏江南乃至大娘水餃等項目上,CVC的表現雖然飽受市場詬病,但從資本追求最大化投資回報的本質來看,也無可厚非。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