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化學的全球高管們在上月底的中國國際橡塑展上接受媒體采訪稱,陶氏化學正利用其全球化經驗,將其它市場的成功產品和技術引入亞太地區市場。
陶氏包裝與特種塑料業務部亞太區商務副總裁麥索睿(Mark Saurin)稱,公司對柔性包裝進入多個市場領域寄予厚望。
他說:"作為全球性的供應商,我們優勢巨大,能夠看到全球各地的需求和要求,并將這些市場洞察與客戶的方案相關聯。比如說,有些產品方案在拉美獲得了成功,例如大米包裝或食糖包裝,我們可以將其引入亞洲市場。"
這一全球模式裨益陶氏及其全球客戶,麥索睿繼續說:"我們與在亞太地區有業務的跨國公司合作,我們還希望幫助本地品牌,助其包裝開發更加成功,提高標準,滿足消費者的要求"。
塑料包裝業的大趨勢是將硬質包裝換成柔性包裝,這一點正給亞太市場帶來革命性的改變。他說:"這一趨勢從拉美開始,而拉美和歐洲的產品略有不同。但在亞洲,我們可用于食油和醬料的包裝。我們通過這種方式來發揮技術潛力,將技術帶進市場,變成適用產品,然后為該地區的柔性包裝創造新市場"。
左起:麥索睿,戴一諾,張文山
整個亞太市場都對柔性包裝反映良好,而每個國家都有些獨特的需求。他說:"我們一直在關注如何為每個國家、每個地區帶來最合適的柔性包裝產品,柔性包裝趨勢正迅速規模化。在過去12個月內,我們獲得了喜人的成績,業務增長超過了GDP的增幅"。
陶氏化學包裝與特種塑料大中華區商務總監張文山表示:"整個亞太地區的重心都是滿足中產階級的需求。中國中產階層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他們也會產生新的需求。中國市場從滿足消費者基本需求轉向更高生活品質的需求。所以,我們在這次國際橡塑展上推出了五種不同的產品。這些新技術可以彌補市場空缺,尤其是耐用產品,我們推出了更牢固但更薄的產品"。
高管們表示,陶氏的新產品與中國不斷發展的市場趨勢緊密關聯。
麥索睿表示:"我認為,對整個中國行業來說,目前正是繼續向更高品質發展的好機遇,因為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在不斷提高。我們的重點在食品包裝行業、工業消費品包裝行業和健康衛生市場。這些都與中國的發展熱點息息相關。人們關注食品安全和合規,表明食品保鮮包裝方案是這一市場極為需要的"。
他強調說,陶氏化學在亞太市場的每種新產品都與社會趨勢緊密相關,如人口老化、獨生子女政策的取消及電子商務的增長等。
陶氏化學包裝與特種塑料業務部總裁戴一諾(Diego Donoso)表示,亞洲行業發展進步非常顯著,"例如,企業如今購買的設備與十年前已經完全不同。制造企業投資重金購買高質量設備,由于設備很先進,需要專用樹脂。"他解釋說:"幾年前在中國,我們就注意到了這一趨勢,現在整個亞洲都在沿著這個方向大規模改變"。
麥索睿補充說,印度市場也在逐步成為柔性包裝的全球最大市場之一。陶氏自身的定位是利用中印兩個市場的不同點。"我認為這兩個市場的需求略有不同,因為消費者的情況不同。就算是相同的細分市場,發展速度也有差異。有些細分市場在印度仍處于初生階段"。他說:"衛生護理用品包裝市場的發展仍然很慢,但正在蓄勢待發。而在中國,護理包裝市場更成熟、發展進程更快。印度的農業包裝發展仍然很慢,處于初級階段,但很快將加速起步。中國這方面的發展也更領先"。
中國宏觀經濟的放緩并未影響陶氏化學,張文山說:"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增幅大大高于GDP,我們發展得更快,機遇也在此等候"。
戴一諾說,亞洲正在超越美國和歐洲,因為歐洲和北美企業"必須放棄現有設備,轉而投重金購置更高效可持續的設備,這一升級過程阻力比較大"。
"而亞洲的許多應用領域,已經從完全沒有包裝的空白階段直接過渡到柔性包裝和袋裝,發展速度更快。走進亞洲的某些超市,很多貨柜上都看不到塑料瓶,沒有硬包裝,都是軟包裝。"
戴一諾稱,陶氏的策略是向每個客戶提供多種解決方案,以期建立更長久的合作。他說:"我們進入一個市場的目標是,當客戶找到我們,希望獲取某種特種樹脂,我們可以說,沒問題。客戶還需要某種粘合劑,我們也可以回答,沒問題。我們可以從更廣的層次上用相同的語言來溝通,而不僅僅是銷售某種產品。"
為滿足這一需求,陶氏化學和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在沙特投資200億美元的合資企業Sadara即將竣工。戴一諾說:"我們即將竣工投產,估計到年底,項目就將投產運營"。Sadara項目以及陶氏在北美的化工項目(將在2017年竣工),表明陶氏化學在聚乙烯技術上是最先進的。
麥索睿補充說:"目前中國市場可能有15%采用差異化的線性低密度產品,其余是大宗商品化產品。這一百分比會進一步提高。兩個新項目上馬使我們可以開發新產品,引入更多的產品,也使我們得以直接滿足中產階層的消費趨勢。"
戴一諾說:"雖然陶氏化學一直在增加產能,但聚乙烯的需求仍然得不到滿足。整個行業需要新建三到四個項目,才能滿足聚乙烯的全球需求。在亞太地區、非洲和印度,我們還無法完全深入滿足各種需求,因而Sadara項目只是個開端,我們的策略是深入價值鏈,以更大的格局一攬子參與"。
麥索睿說:"未來的增長前景更好"。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