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30日報道在北京,一家賣母嬰產品的網店為了獲得買家“包裝嚴密”的好評,每個月使用近2萬米的膠帶包裝。快遞包裝產生的大量垃圾引起注意,專家呼吁成立回收體系。
據臺灣“中央社”網站3月29日報道,北京印刷學院青島研究院副院長朱磊說,以2015年的快遞業務量推算,初步預計去年大陸消耗了塑料編織袋29.6億個、塑膠袋82.6億個、包裝箱99億個、膠帶169.5億米、避免撞擊的緩沖物29.7億個。
根據大陸郵政局資料,去年大陸的快遞服務業務量總計206.7億件,年增48%。
報道稱,大陸網購發達,快遞業迅速成長,大量累積的垃圾也成為問題。
有消費者只是買了一瓶乳液,但收到貨時,首先得撕開層層膠帶,打開快遞紙箱后拿出包裝商品的塑膠袋,再拿掉用膠帶包裹著的氣泡墊,最后才看到巴掌大小的玻璃瓶。
報道稱,包裝材料繁多,但是大多數的快遞公司或電商都沒有回收計劃。快遞用的膠帶和填充泡沫等,往往連收廢品的人都不要,只得直接扔掉。對于快遞公司來說,回收二手紙箱利潤很薄,通常也不會花人力和物力去回收。
朱磊認為,快遞公司應以“倉配一體化”避免過度包裝,并建立標準化的快遞包裝。
中國快遞協會前副秘書長邵鐘林也呼吁,快遞包裝材料應盡可能使用可回收、容易分解的材質,并鼓勵用戶重復使用包裝材料。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