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化學(中國)投資有限公司6萬噸/年丙烯酸系乳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初稿)現已由四川省環科院科技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編制完成,F對環境影響報告書主要內容進行公示,廣泛征求公眾的意見。請就你關心的環境問題,發表本人的看法,歡迎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現將《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有關情況公告如下:
一、建設項目情況概述
1、工程項目名稱:陶氏化學(中國)投資有限公司6萬噸/年丙烯酸系乳液項目
2、工程地理位置: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成眉石化園區石化大道和石化二路交匯處
3、工程概況:項目建設丙烯酸系乳液裝置6萬噸/年,氣提生產低揮發丙烯酸系乳液裝置3萬噸/年。同時配套原料罐區、產品庫房、公用輔助及環保設施。
4、本項目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生產中的廢水主要是設備及管道清洗廢水、車間清潔廢水、氣提分離冷凝水、循環冷卻水系統排污水、去離子水站濃鹽水、廠區生活辦公設施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廢氣主要是單體乳化裝置、聚合反應釜、后處理調節罐進料時和放料后及工作時通過呼吸閥排出的有機廢氣,氣提分離冷凝后產生的不凝氣。固廢主要是過濾產生的濾渣、更換的廢濾袋、化學品原料產生的廢包裝桶和包裝袋、不合格的乳液產品、以及污水處理站的壓濾渣及污泥。噪聲源有空壓站螺桿空氣壓縮機、循環水站水泵及冷卻塔、工藝區各類輸送泵及風機、氣提區輸送泵及真空泵、廢水處理站水泵及風機、各原料罐泵區輸送泵、產品泵區輸送泵、廢氣處理風機及水泵、去離子水站水泵等。生產中的“三廢“及噪聲經處理后做到達標排放或按規范處置。
5、項目與國家產業政策與相關規劃的符合性:
(1)項目建設與現行國家產業政策的符合性
本項目采用丙烯酸及酯類系列乳液聚合生產丙烯酸聚合物,產品作為水性涂料生產的基礎原料。國家發改委及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中“三、制造業(十)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42.高性能涂料,高固體份、無溶劑涂料,水性工業涂料及配套水性樹脂生產”。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4年本)》中“鼓勵類:十一、石化化工,7、水性木器、工業、船舶涂料,無溶劑、輻射固化、功能性外墻外豹紋涂料等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型涂料生產”。本項目屬于國家產業政策鼓勵類項目。
(2)項目與當地規劃的符合性
本項目位于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成眉石化園區規劃工業用地區中部。
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成眉石化園區是省級經濟開發區“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的擴展區。四川省發展改革委員會于2010年4月6日同意石化園區的設立及規模,總規劃面積16.8平方公里。并于2010年5月7日出具了“關于對《四川彭州經濟開發區擴區發展規劃》的批復”,原則同意《四川彭州經濟開發區擴區發展規劃》,四川彭州經濟開發區擴區后總規劃面積22.9平方公里(含國家已核準的6.1平方公里)(川發改經濟綜合[2010]293號)。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成眉石化園區一期規劃面積4.33平方公里,原計劃布置PTA等12條產業鏈。原一期4.33平方公里的《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成眉石化園區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已取得四川省環保廳審查意見(川環建函[2010]159號)。
2011年眉山市彭山縣的成眉石化園區規劃的PTA項目廠址變更為南充化學工業園區。針對調整后的情況,成眉石化園區重新確定了產業定位和園區規劃范圍,并且委托編制了《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成眉石化園區規劃調整環境影響報告書》,2015年初,該報告書以川環建函[2015]14號文取得了四川省環保廳的審查意見。
根據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關于成眉石化園區產業定位的復函”(川經信函[2014]921號)文,成眉石化園區將主導產業明確為: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及天然氣加工利用、精細化工及化工新材料。
園區范圍主要涵蓋了謝家鎮的毛河村部分區域,義和鄉的楊廟村部分區域和鳳鳴鎮的金燭、惠靈村部分區域,園區規劃用地面積約為6.33平方公里(涵蓋原一期規劃4.33平方公里)。園區四至范圍界限:北至毛河、東至鳳鳴鎮廟兒山臺區、南至東坡區界、西至工業大道。
園區規劃了集中供熱,及園區污水處理廠等設施,園區污水處理廠總規模為5萬m3/d,分期建設,一期規模1萬m3/d已簽定BOT協議,由北京首創集團投資經營管理,污水處理廠采用“水解酸化池+ A2/O反應池+纖維轉盤濾池+紫外線消毒”工藝,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后,尾水通過8.5km管道在彭山境內(寶珠寺附近)排入岷江。要求園區內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經管道收集后全部排入園區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各工業企業產生的廢水在廠內處理達到相應的行業排放標準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三級標準后再接入園區的污水管網。其余污染物按相關法律法規治理排放。
除鼓勵園區規劃的主導產業入園外,規劃環評還確定園區內可引入與園區主導產業不相排斥和不矛盾、不形成交叉影響的企業。
本項目采用丙烯酸及酯類系列乳液聚合生產丙烯酸聚合物,產品作為水性涂料生產的基礎原料,屬于化工新材料類產業,符合園區產業定位。項目用地屬于園區規劃的工業用地,符合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符合園區工業布局規劃。廠區廢水在廠內預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三級標準后進入園區廢水管網,其余污染物在廠內達標處理后按規范排放。故本項目符合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成眉石化園區的產業定位、環保要求和用地布局規劃。
二、區域環境質量現狀
1、地表水
監測結果可知,除總磷指標有一定超標外,各斷面各監測因子現狀監測值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要求。評價區域地表水受到沿岸生活污水影響明顯。
2、地下水
監測結果可知,地下水各監測點的各項監測指標均達標,滿足《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GB/T15858-93)中Ⅲ類標準。
3、環境空氣
根據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結果,評價區域各大氣監測點的各項指標均滿足相應的國家或地方標準限值要求,無超標現象。項目建設地環境空氣質量較好。
4、聲環境質量
廠區周圍各測點噪聲晝夜監測值均能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3類標準限制。
三、污染物的治理措施及影響預測
1、廢氣治理措施及影響預測
項目廢氣主要為單體乳化裝置、聚合反應釜、后處理調節罐進料時和放料后及工作時通過呼吸閥排出的有機廢氣,氣提分離冷凝后產生的不凝氣。
項目單體乳化裝置、聚合反應釜及調節工段工藝廢氣中有機物濃度較高,但廢氣量小,污染物總量很少,且都是間斷排放,同時污染物的成分較復雜。根據這些工藝廢氣的特點。擬對廢氣采取“收集罐+熱氧化燃燒”的方式進行處理,處理效率在98%以上。
原料罐區苯乙烯大小呼氣中有一定濃度的苯乙烯,結合《合成樹脂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2-2015)中的相關要求,通過密閉管道及引風機進入“收集罐+熱氧化燃燒”系統進行處理后排放。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罐區大小呼氣中有一定濃度的有機物,結合《合成樹脂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2-2015)中的相關要求,通過密閉管道及引風機進入“收集罐+熱氧化燃燒”系統進行處理后排放。
廢水處理站在調節池、絮凝過濾、厭氧好氧處理過程以及過濾渣和污泥收集池、脫水間等處均會散發出有機廢氣,苯乙烯等物質在廢氣中的存在還會使這些有機氣體產生異味。為減少廢水處理站各處理設施產生的有機廢氣直接散發到空氣中,擬采取對廢水處理站調節池、絮凝過濾池、厭氧好氧處理過程以及過濾渣和污泥收集池、脫水間等處密閉的措施,同時采用引風機將這些設施產生的有機廢氣統一引致廠區有機廢氣處理設施處理后排放。
另外對局部進料區、物料分裝點采取局部抽風后廢氣收集后通過車間總排氣筒排放。
無組織排放是污染物不經排氣筒的無規則排放或經排氣筒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主要是由于物料及在空氣中蒸發和逸散引起的不規則排放。本項目是化工生產項目,化工生產項目使用的物料較多,無組織排放點較多,主要有原料罐區、工藝區、各類管道和設備、產品罐區、廢水處理設施等。其中本項目原料罐區及廢水處理站產生的廢氣擬采取密閉收集措施,送往廠區有機廢氣處理設施統一處理后排放,作為有組織排放廢氣進行管理。丙烯酸乳液工藝區及氣提工藝區產生的無組織排放主要是因物料轉運、設備管道密封不好和操作管理不規范引起的。故項目運行期主要采取加強設備、管道密封及管理的措施減少無組織排放。同時定期對產區設施按規范進行設備檢測和監控,避免物料泄漏的發生。項目生產設備全線采用密閉設備,廢氣采用密閉管道收集。廠區物料輸送采用無泄漏泵。 過濾渣和廢產品的存放采用密閉容器收集后放置在危廢暫存間內,定期外運。產品罐區采用密閉管道和無泄漏泵輸送產品,成品采用全密封桶裝或密閉罐車運輸,同時加強裝卸區的操作管理,避免泄漏。另外提高人員素質及生產操作管理水平,防止污染物的無組織泄漏。加強廢水收集處理系統的管理維護,避免廢水的泄漏。建立必要的各項管理制度,加強操作工人的崗位巡邏檢查制度,發現泄漏及時消除。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將全廠的無組織廢氣排放水平降至行業最低水平。措施可行。
影響預測表明:本項目廢氣污染物對周圍大氣環境的影響范圍較小,影響程度很小,不會改變項目所在地的空氣環境功能等級。項目所排廢氣污染物對周邊敏感目標影響幾率和影響程度均較小。影響值遠小于各類污染物的環境質量標準值,不會改變敏感目標處的大氣環境功能。
2、廢水治理措施及水環境影響預測
根據工程分析,廠區廢水主要設備及管道清洗廢水、車間清潔廢水、氣提分離冷凝水、循環冷卻水系統排污水、去離子水站濃鹽水、廠區生活辦公設施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
項目采用反滲透工藝制備工藝用去離子軟水制備過程有高鹽度水產生、廠區循環冷卻水系統有少量循環排污水產生,直接通過廠區雨水管網排放。其他生產廢水預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三級標準后排入園區的污水管網,進入園區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一級A標準后排入岷江。
影響預測表明:全廠新增各類需要處理的生產廢水及生活污水廢水量為132.7m3/d。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一期為10000m3/d。本項目廢水僅占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近期處理能力的1.33%,對區域地表水岷江環境影響微小。
3、地下水保護及防滲措施及影響預測
項目在工程設計中嚴格執行有關的設計規范、設計標準,采取工藝措施、管道措施、設備措施從源頭上控制對地下水的污染。
針對對地下水可能構成污染影響的程度不同,廠區設置一般防滲區、重點防滲區、簡單防滲區。
本項目為化工項目,廠區可能對地下水產生污染的地方主要有產品及原料罐區、生產裝置工藝區、各廢水收集池處理池儲存池及管道系統、化學品原料及產品裝卸區、危廢庫、成品倉庫等,這些區域為重點防滲區。廠區道路、辦公區、配電等公用工程區以及綠化用地、預留地等為非污染區,根據實際情況劃為簡單防滲區。廠區其余部分為一般防滲區。
本項目為化工項目,廠區可能對地下水產生污染的地方主要有產品及原料罐區、生產裝置工藝區、各廢水收集池處理池儲存池及管道系統、化學品原料及原料產品裝卸區、危廢庫等。這些區域為重點防滲區。項目危廢暫存庫地面及裙角防滲要求為:等效粘土防滲層Mb大于等于6m,滲透系數≤10-10cm的標準。其余重點防滲區地面及裙角防滲要求為:等效粘土防滲層Mb大于等于6m,滲透系數≤10-7cm的標準。
重點防滲區主要采取“基礎填土層+抗滲鋼筋混凝土地面(C30)”的措施進行防滲處理,防滲標準達到《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 610-2016)中的要求。 對涉及腐蝕性物料的區域,根據腐蝕性,表面增加防腐蝕面層,如環氧樹脂涂層等防腐面層。另外,根據陶氏化學工程標準要求,針對所有重點防滲區域內所有地坪,圍堰,水池及地溝中任何伸縮縫和施工縫均設置橡膠的止水帶材料,確保縫隙的完全密封.所有縫的設計均要求合理設置。
辦公區、配電等公用工程區以及綠化用地、預留地等為非污染區,根據實際情況劃為簡單防滲區。簡單防滲區按照各區工程需求進行地面硬化。
廠區其余部分為一般防滲區。一般防滲區防滲要求為達到等效粘土防滲層Mb大于等于1.5m,滲透系數≤10-7cm的標準。一般對地面采用“基礎填土層+混凝土墊層”或其它等效的防滲措施進行防滲處理。
由于防滲工程是隱蔽工程,為保證防滲措施落實到位,項目施工期應進行必要的環境監理。
影響預測表明:在嚴格采取落實環評和工程設計提出的相關措施,切斷化學品和污染物滲入地下的途徑后,項目生產對地下水影響不明顯。
4、噪聲治理措施及影響預測
項目主要噪聲源有空壓站螺桿空氣壓縮機、循環水站水泵及冷卻塔、工藝區各類輸送泵及風機、氣提區輸送泵及真空泵、廢水處理站水泵及風機、各原料罐泵區輸送泵、產品泵區輸送泵、廢氣處理風機及水泵、去離子水站水泵等。均為連續噪聲源。
由于本項目生產涉及到較多的易燃化學品,廠區廠房及原料區均不考慮密封。為減少這些噪聲源對廠區和廠區外聲環境的影響,保證廠界噪聲達標排放,一方面在設備選型上選擇低噪聲的設備,一方面在平面布置上將主要噪聲源盡量遠離廠區布置,同時對空壓機、風機等噪聲源強很高的設備,采取隔聲間或隔聲罩的方式進行降噪。對廠區大量使用的輸送泵、水泵等設備,基礎進行減振處理。同時在廠區噪聲源的管理上加強對高噪聲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在廠區環保部門的統一管理下,定期檢查、監測,發現噪聲超標要及時治理并增加相關操作崗位工人的個體防護。
廠區主要噪聲源經以上各種措施治理后,經距離衰減,使噪聲傳至廠界時的噪聲影響值低于GB12348-200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中的3類區要求,即晝間:65dB(A),夜間55dB(A)。
影響預測表明:本項目設備噪聲值相對而言不高,廠區生產作業區布置在廠區中部,尤其是空壓站、冷卻塔等噪聲值較高的生產設備均布置在廠區中間,故在采取設備降噪措施后,廠區生產對廠界的噪聲影響值較低,均不會超過所執行的環境標準。項目位于工業區中部,對周邊居住人群等噪聲敏感目標基本無影響。未避免生產中的高噪聲設備對聲環境的不良影響,企業應加強對廠區內噪聲源的管理,落實好各類降噪措施,減少對廠界噪聲的影響。
5、固廢處置措施及影響預測
根據項目生產工藝,項目生產中的固廢主要是過濾產生的濾渣、更換的廢濾袋、化學品原料產生的廢包裝桶和包裝袋、不合格的乳液產品、以及污水處理站的壓濾渣及污泥。根據危險廢物名錄,這些廢物均屬于危險固廢。
廠區無住宿等設施。按廠區 人均垃圾產生量0.5kg/d計算廠區年產生生活垃圾11.04噸左右。廠區生活垃圾設置生活垃圾桶收集后統一交當地環衛部門處理。
針對不同種類固廢的收集占暫存要求,廠區擬設危廢暫存庫一座用于暫存過濾渣、廢濾袋、不合格的乳液、廢包裝桶和包裝袋、污水處理站的壓濾渣及污泥等危險固廢。各類危廢分區放置,其中濾渣、不合格的乳液、采用封閉容器包裝。污水處理站的壓濾渣及污泥設在暫存庫內設渣池暫存。危廢暫存庫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中的相關標準進行建設。
項目危險固廢的轉運應委托有資質的單位按相關危廢運輸管理要求進行。項目所產固廢種類較多,根據各類固廢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者規范處置。危險固廢在廠區內暫存后送有資質的單位處理。項目產生的各類固體廢物均規范處置,嚴格落實相關措施后對環境影響不大。
四、公眾參與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報告書的編制,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的有關規定,建設單位已于2016年1月25日在彭山區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scps.gov.cn/info/1046/11988.htm)上對本項目進行了公示,公示內容項目概況、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以及主要內容、環評報告的審批程序和征詢事項等。公示時間為從公示之日起10個工作日。在公示期間同時征求公眾意見,公眾期間未收到有公眾的反對信息。
在報告書編制基本完成后,本項目進行第二次網上公示,同時擬發放公眾參與調查表100份,對項目所在區域的群眾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團體進行調查訪問,廣泛征求公眾意見。調查表回收率不低于85%。
五、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要點
陶氏化學(中國)投資有限公司6萬噸/年丙烯酸系乳液項目符合現行國家產業政策。選址符合當地用地規劃。項目滿足清潔生產要求。項目所產生的主要污染物經采取措施后均可做到達標排放,擬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污染物排放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不會改變周邊環境的環境功能。落實各類風險管理措施后可將項目風險事故水平和危害性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本項目在落實本報告書所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及風險措施的前提下,在所選址處建設從環境保護角度可行。
六、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方式和期限
如有需要,公眾可通過電話、信函、電子郵件的方式,向建設單位索取查閱本項目環評報告全本或通過鏈接下載,時間為自公示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本項目環評報告公示本。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公眾對本項目的意見和看法,請通過電子郵件、信函、傳真的方式轉給我們,同時請附上你的聯系方式,以便我們進一步溝通和回復。
公眾提出意見的時間:自公示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
主要征求公眾的如下方面的意見:
、賹ㄔO項目擬采取的環保措施有何意見和建議。
②對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有何意見
、蹖椖拷ㄔO環境保護方面的其他意見
、軐ㄔO本項目的態度如何
八、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陶氏化學(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張江高科技園區張衡路936號
聯系人:邱經理
電話:021-38511678
評價單位:四川省環科院科技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8號
聯系人:張工
電話:028-85530597
Email:627258146@qq.com
本站所有信息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網站中部分新聞、文章來源于網絡或會員供稿,如讀者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電話: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轉載本站的內容,請務必注明"來源:林中祥膠粘劑技術信息網(www.423344.com)".
©2015 南京愛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蘇ICP備10201337 | 技術支持:南京聯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